庞煖也拿起了桌上的点心,吃了下口,点了点头,手中的棋子却并未放下。
一个需求门生答复的题目。
“大将军,你仿佛有些心不在焉。”
“李牧镇守雁门多年,方才与匈奴大战一场,正待休整。更何况,李牧的军队要南下,瞒不过秦军的耳目。再说,现在匈奴、东胡这些人......”
“天下的诸侯是甚么模样,深谙合纵连横之道的人最为清楚不过。昌平君是当今楚王在秦国为质时生下的孩子,在秦国获得高位的同时,却在楚国朝野之间的权势勾连甚深。他能获得谍报,老夫实在并不料外。”
庞煖现在暴露了最为实在的情感。即便他在万人面前雄辩滚滚,只是在面对赵爽时,他给出了最为实在的答复。
“我不清楚!”
“胡者,狼也。胡人逐水草而居,闻道一股血腥味,就会争相而上。何况现在,他们已经饿极了。现在万里边疆,燕国有利,赵国无益却不敢取,剩下的,他们会往那里来?”
高阁当中,一阵风吹过,炉中火焰升腾。现在的庞煖摸着髯毛,显得更加气势深沉。
“我像是这么没有义气的人么?”
不过现在并不是朝堂奏对,也不是劝服诸侯插手合纵,而是一个简简朴单的题目。
“李牧当年杀了匈奴十余万骑,灭胡无数,匈奴惧之,却也深疑之。不久前又主动率军北击,剿除了多个部落。你身为赵国大将军,他们如何能够听你话?”
“我清修五十年,门前无人过问。一朝当上了大将军,耳边说甚么的都有。但是,不管何种蜜语甘言,都不如你这实话好听。”
赵爽凝神,现在六国以内,应当已经没有了救兵。除了齐国以外,便如卫国如许的小国,也派出了兵力。
庞煖说到这里,笑容收敛。
“白日的时候,韩将白亦非给了我一个最为实在的答案。五国合纵,诸国皆为投机而来,而只要你,想要灭秦。”
很久,赵爽反应了过来,庞煖的身影已然在阁楼之下。
“不错!”
赵爽想来想去,俄然想到了一小我的名字。
“胡人?”
庞煖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目光从棋盘上看向了坐在劈面的人。
“李牧!”
“味道不错。”
棋盘之上吵嘴清楚,纵横捭阖,可白子毕竟输了一筹。
“只不过,现在七国当中,有大量的目光都看向了你,这条退路,怕是不好走。”
“能不能走这条退路,还要看大将军你的本领了。”
“出上党,过皮牢,夺安邑,渡蒲阪,入关中。在诸国的雄师将秦军的主力吸引在函谷关一线的时候,带领锐卒奇袭咸阳,这本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