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不当,当初我辞去王位你们如何死力反对,现在本王要权,难不成你还要反对?本王苦衷已决,你们休得过问!”
张良赶紧回礼道:“皆是幸运罢了!”
邯郸东门偏殿,乃是相国府,也就是张耳的府邸,此次会晤的魏国使者和韩国使者别离是栾步和张良。
“不过,你也不消担忧,本王并不见怪与你,从明天起,韩国相国为张子房,诸位可有贰言?”韩王广紧接着说道。
赵国都城邯郸,赵王乃是武臣,其部下有两名大臣,别离是张耳和陈余,另有贵族赵歇,当初六国毁灭,故而用国为姓。
同时张良也从袖中取出帛书,命人呈给了张耳,“此乃韩王亲笔手札,还请阅之。”
“三家若分而行事,秦可各个击破,若三家合而行事,秦不敢过敖仓,北上大梁,韩魏无事,则赵无忧也,殊不知唇亡齿寒,诚如是也!”
当日魏韩两国商讨既定,各自出兵一万前去曲遇会盟,不过在此之前另有一国没有参与,即靠近燕国的赵国。
三人干系甚好,另有赵歇和李良为赵旧时部族,见武臣为王,特来投奔,武臣碍于颜面,便将两人拜为上卿,住在邯郸。
张耳陈余皆是武臣部下的部将,两人刎颈之交,乃是大梁名流,当初亦是因为陈胜吴广叛逆,以是跟随,分派到武臣的帐下。
栾步在旁,虽是外臣,但还是力挺张良道:“诸位,现现在郑昌已然身故,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某虽外臣,尚感觉伐秦才是关头。”
栾步点头,“吾等本是来使,为何不见贵国大王?”
这段话说的世人莫敢昂首,反而皆是躬身施礼道:“愿从大王之意!”
然此时的赵国并非战国期间那样地区广漠了,反而有点狭小,独一数十座城池,另有大片地区常有匈奴放肆,赵王武臣没法,便弃之不要,同时燕国也不管不问,有点像中原弃地。
“结合韩魏,出兵曲遇,共同抵当秦军。”栾步缓缓地说道。
张良略微踌躇,“出兵一万。”
韩王广并未开口,反倒是张良整了整衣衫,非常当真地说道:“郑昌和楚国项籍素有来往,今反面魏联盟,其意不过是奉迎楚国,意欲趋虎吞狼之计也,若魏无地盘,韩亦是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