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偶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充满着某种忧国忧民的才情,还略带调侃之意,诗吟结束,场上一片无言的死寂。
谁都晓得孔晟除了有身蛮力以外,并无才学,在这类文人集会的风雅场合,另有“江南王”杨奇坐镇,他高耸地跳出来要吟诗,一则是扫杨奇的兴,二则是自讨败兴,也忒恬不知耻了。
竟然是那一向保持沉默的浪荡子吃软饭的小厮孔晟!
天子和贵妃的爱情故事本来就为天下间女子所神驰伤感,孔晟的这曲长恨歌博得杨雪若的共鸣也是最普通不过了。
他的判定没有错。第一,长恨歌的原作者白乐天糊口在距今略晚的期间,他的诗作既然能公开传遍天下,申明就没有太大题目;第二,唐风开放,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这点风月之事不乏有士子大做文章,史乘常有记录;第三,也是最首要最关头的一点,老天子已经退位、太子亨即位称帝,对于此类描画太上皇绯闻且暗含警示色采的诗作,只能推许而非打压。
白云子朗声大笑,鼓鼓掌大声道:“孔家小郎公然是绝世的才情,灵敏的目光,好一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此诗形象活泼,描画入骨三分,将偏安一隅的江南近况描画如此!可谓绝唱!”
究竟是如何的才华、究竟是如何的胸怀、究竟是如何的情怀才气吟出如此惊世绝唱?!这畴昔多年来一向以不堪脸孔示人的少年郎,究竟内心中储藏着如何的乾坤和玄机?
就在杨奇心对劲足地筹办当场宣布第一轮周昶胜出的时候,却听士子群后传来一个明朗的男声:“且慢,孔某适逢其会,有感而发,偶得两诗,愿献丑扫兴!”
杨奇呆在了当场。
说完,孔晟定了定神,脑海中闪过一丝丝的果断。
他开口吟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彩。”
杨雪若望向了孔晟,目光非常庞大。
白云子面上的笑容更加浓烈,他转头向道童阿泰轻笑一声:“阿泰,好戏终究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