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任工部侍郎文盛,也就是那天被杨丰抓差的军官,拿着一匣枪弹问道。
紧接着天子陛下说道。
“唐兄,固然现在你我各保其主,但旧情还在,你也不必提那绝望的事情,小弟也不会多说其他,我们只喝酒,不谈别的。”
至于这送信的使者,吴三桂倒是派来了一个叫杨坤的副将,一个叫郭云龙的游击,说是对清军中环境比较熟谙,不过……
他和本来汗青上一样,受李自成的号令前来劝降了,但和本来汗青上,他来时候吴三桂利落承诺投降不一样,这一次吴三桂回绝了,不过回绝得不是那么完整,如果完整的话,这时候老吴就该砍他脑袋送给杨丰了,毕竟皇上对这家伙但是切齿的。这一点唐通也明白,崇祯既然在吴三桂这里,那么要投降就得背上个恶名了,有点踌躇很普通,归正他把这条线搭上了,至于今后李自成雄师压境时候,吴三桂天然也就没得选了。
“你说这个?”
“陛,陛下,这有点不当吧?”
不利的徐寿尖叫着把鸟铳扔了。
呃,这你另有理了?
实在不但是伊尔德,宁远城墙上现在竖了十几个清军牛录级别以大将领的尸身,有死了以后穿上去的,也有受伤被俘以后直接生穿的,一个个穿戴他们的盔甲就像旗号竖在那边,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正黄旗,统统看上去也能够用非常壮观来描述了。
当然,这的确挺解气,话说他毕竟是辽东巡抚,这些年他也恨鞑子,并且和关内的官员不一样他是晓得鞑子如何搏斗汉人百姓的,他对鞑子也恨不能寝其皮食其骨,可题目是,我们现在正研讨着找他们借兵呢?你把人家十几员大将拿旗杆捅pi眼穿起来竖城墙上,把人家三千多颗脑袋挂城墙外……
“不当?那里不当?不是你教朕要夺回宁远,然后守住宁远逼迫多尔衮只能走遵化的吗?那又那里不当了?”
“唐钰呢,叫他带上红衣大炮先去把中右所轰开,这脑袋还没排满一圈呢,有那五百颗估计就够了!”
在宁远城墙的箭垛上,一个箭垛内里挂了一个清军兵士的头颅,那辫子前面栓个砖头,然后往箭垛上面一搭别提多稳妥了,一共三千多颗人头挂在那边几近绕了宁远城墙整整一圈,那场面绝对是壮观。
“陛下请过目。”
七千步骑击溃六千清军。
黎玉田从速拿出一份手札。
但是杨丰不是崇祯,多尔衮也不会这么傻。
“尝尝。”
“你那信写好了吗?”
话说黎玉田是真没想到杨丰竟然这么生猛。
徐寿拿了一支鸟铳,先夹上火绳,再取出小壶装药,紧接着取出一个浸油亚麻布包裹的弹丸一样塞进枪口,抽出通条一杵到底再翻开仗门盖,用小壶向内里倒入少量火药抖了一下,盖上盖子扑灭火绳,举起枪对准城外五十丈外一处靶子,紧接着扣动扳机,火门盖翻开同时夹着火绳的龙头落下,扑灭火门里的火药刹时引燃枪膛的火药,然后……
“长伯老弟倒是利落!”
黎玉田说道。
而他们的上面那是真正壮观了。
炸得那叫一个利落。
“你们俩去找福临,王承恩,你去找多尔衮,也算让他晓得朕的诚意。”
紧接着他又说道。
这是给多尔衮,聘请他到宁远来和杨丰停止峰会,会商借兵剿寇这类巨大奇迹的,作为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那黎次辅的信天然写得花团锦簇,起码杨丰看来是明清兄弟情跃然纸上,然后为了显现诚意,特地提出过后以太行山以西及关中相酬,也就是说今后大明和满清以燕山太行山至秦岭这条线为界,以东归大明以西归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