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喜怒无常,万一老先生真的把他激愤了,到时候董卓一刀看了他,怎生是好?
不过,丁辰对蔡邕倒是挺佩服的。
伯喈久不在朝堂,以是这些光阴来产生的事情,你并不清楚。今有乱党横行,年初时更产生了火焚阿阁的惨案,导致弘农王被害。迁都以来,长安很有些混乱,城中游侠儿浩繁,更有很多用心叵测者,对陛下蠢蠢欲动,令丞相感到非常的不平安。
这世上不缺忠臣,却少直臣。直臣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勇于直言犯上,却无半点私心。
实在,这也难怪。
但是,蔡邕却神采阴沉。
听了这老者的话,董卓赶紧道:“司徒所言极是,某恰是这个设法。”
“你可知,这未央宫所代表何意义?”
“这个,不就是常日里朝议、论政之地吗?”
董某这就让人把丞相府迁出未央宫,择他处重修。不过,本日乃是为蔡公拂尘洗尘,不若请蔡公移步凤阙。代为蔡公拂尘以后,便立即搬出未央宫,不知蔡公意下如何?”
怪不得蔡邕本身都说,他脾气不好,轻易获咎人……在渑池的时候,丁辰感受着蔡邕脾气不错,为人温文儒雅,和他说话时,更极其亲热,看不出他脾气有甚不好。
“蔡公何出此言?”
“伯喈此言差矣。”
“非也!”
说实话,他是真不太清楚这类礼节题目。
蔡邕也并非那种不知进退之人,以是听了董卓的话语后,更显得格外高兴。
这未央宫恰是在长乐宫以西,乃天子所居之地。丞相既然是要答复汉室,又何故把丞相府设立在这未央宫当中,却让天子居住在长乐宫中?此岂不是大逆不道之举?”
良药苦口,忠告顺耳?
董卓闻听,顿时就懵了。
“本日董某得遇高士,乃一大丧事。
且不说那些汉室老臣,就算是李儒,也应当清楚这一点。但是,却无人情愿提示董卓,真的只是忽视?亦或者,是有别的原因?蔡邕如此,克就等因而获咎了人。
但是,这位老先恐怕一辈子都窜改不了!
“子师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