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崇祯天子又别离看了看李国鐠和徐光启。李国鐠因而说道:“臣觉得,陕北民乱能够剿抚并用,杀其为首者,贼首所裹挟之乱民,可采纳现在通州之做法,以共代赈,或开矿、或屯田,给其温饱,久之陕北民乱必定安定。”崇祯天子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徐光启。
这时,只听徐光启又说道:“既然已知陕北民乱之本源,就该当从本源高低手,对于反叛之饥民,亦可招安返来,然后移民他处屯垦。”
说完了这些以后,洪承畴又说道:“刚才陛下和两位阁老所言,加上微臣来京途中所见,令臣又有茅塞顿开之感。臣觉得,移民、屯垦可与上述四策并行。”
洪承畴说道:“徐阁老所言极是。如果陛下允准移民河套之地,陕北乱民则多一敷裕安设之地。”
徐光启说道:“陕北之乱,本源在于地盘瘠薄,地盘之出产不敷以赡养地上之百姓。臣觉得,一则可在陕西大力推行新型农作物,增加地盘之出产,二则可移民,将陕北瘠薄之地百姓移往地盘充盈之处安设。”
想到这些,崇祯天子对洪承畴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洪爱卿所言有理。但是朕任命爱卿为陕西巡抚,便是想要爱卿处理陕北的民乱。如果募民屯垦难收奇效,陕北之事如何告终?”
崇祯天子听了这话,也是面前一亮。李国鐠、洪承畴两民气下也是一惊,随之视野大开。
李国鐠也说道:“臣觉得徐阁老所言有理,袁崇焕到任以后,陛下可令三边总督府募民实边,一来纾解陕北人多地少之困局,二来趁机将河套敷裕之地收归中原,三则可借此机遇拿鄂尔多斯练兵,以备建虏。”李国鐠把话说到这里,徐光启和洪承畴皆是点头不已。
但是对现在的崇祯天子来讲,不管毛文龙及其部下如何骄横犯警,乃至如何罪该万死,只要他毛文龙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带领东江镇高低投降满清,只要毛文龙还承认本身是大明的将领,大要上还服从大明朝廷的号令,那就已经充足了。
另一派则说毛文龙对后金的打击包含大量的水分,而实际上与后金私相来往贸易,不但为后金输血,并且多次坐视后金对辽西城池展开打击,等等。
然后洪承畴说出了他的通盘设法,一是择官使、赈饥民,二是籍兵伍、申军令,三是利东西、分战守,四是筑城堡、练乡兵。
洪承畴陛见以后,遵循天子的旨意,第二天禀开京师,先是前去通州,拜见了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孙承宗,两天后又赶到遵化白冶城,拜见了中极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邦华,然后带着天子赐赉的东西出发经山西而西归。
洪承畴来之前天然早就有了设法,因而躬身说道:“陛下,两位阁老所言,令臣身受开导。臣觉得陕北饥民虽也是陛下赤子,但现在实为陕北贼乱之源,不除此饥民,陕北之乱难以停歇。臣稀有策,请为陛下言之。”
说完这个,徐光启接着说道:“臣觉得,京畿之地接管流民屯垦终有其限度,陛下此前曾下旨增设三边总督,袁崇焕到任以后,或可令他重开河套之地。鄙谚云,天下黄河,惟利一套。河套平原广漠,地广人稀,地近黄河,水方便利,加上现在鄂尔多斯式微不堪,此天赐良机,还请陛下明鉴。”
后代对毛文龙的评价当然也是众口不一,起码分两派,一派说毛文龙是民族豪杰,多次击败后金军队,东江镇的存在有力地管束了后金对辽西的守势。
崇祯天子说道:“卿等所言,甚有事理。规复河套,屯垦实边,实乃利国利民之大事。大明虽大,但人丁浩繁,可耕之地常显匮乏。内阁要拿出一个条陈,朕准奏今后,交给三边总督尽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