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定了这个事情以后,崇祯天子又跟毕自严等人作了一番交代,让户部与工部联袂研讨此后采纳钢模冲压技术锻造银元的题目。
毕自严、毕懋良、刘彝鼎等人,听完天子的话,天然是惊奇不已,他们没想到天子连这个事理都懂,天然是领旨跪辞而去。
但是很快,史可法对这几小我的恋慕,就变成了“同病相怜”了。
“这几人的安排,当是吏部尊敬他们小我定见的成果。陛下天恩,答应今科进士自选职务,臣听闻,诏令一下,群情主动,争选边地,皆但愿为朝廷建功,为陛下分忧。想来沈廷扬、牛金星、李信等人,也是如此。”
史可法的奏疏头一天递出来,第二天就批复返来了。天子当然是同意了。
汗青上,沈廷扬就是在崇祯初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选官,以八品官的身份,当上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并在武英殿当值多年,看崇祯天子为辽东粮饷的转运忧愁,是以向天子提出了开海运的奏疏。崇祯天子大喜之下,令沈廷扬前去松江试行,成果大得胜利,今后遭到崇祯的喜爱,以监生身份平步青云。
新科进士们在殿试今后,唯有一甲三人,即状元史可法、榜眼夏允彝和探花张溥,在发榜的第二天即被授予翰林院的职务,其他二三甲四百余人随后又插手了吏部主持的吏部试,然后按照综合排名予以安排职务。
先投入一百六十万两,兑上铅锡锌等物,锻造二百万枚当一两的银元,试一试,如果没题目,再慢慢推开。
崇祯天子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恰是朕的设法,中书舍人在内阁和军机处当值,对朝廷大政最是体味,放为表面,当能谅解朝廷为政之要,爱卿的定见很好。此前任职内阁和军机处的中书舍人,有进士功名者优先选任,无进士功名者,一概赐同进士出身,皆外放为官。”
另一方面,也说了临时将他们改授为中书舍人的启事,奉告他们这是天子的钦点,同时警告他们不成孤负天子和朝廷的信重。
毕自严等人拜别以后,李国鐠、徐光启仍然在坐,他们另有其他的事情要向天子禀报。此中一个就是崇祯元年恩科进士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