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半夜鼓。厥后就垂垂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赵氏劝他道:“你内心不安闲,这家务事就丢开了罢。”他说道:“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阿谁?我在一日,少不得摒挡一日。”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及到气候和暖,又强勉进些饮食,挣起来家前屋后逛逛。挨太长夏,立秋今后病又重了,睡在床上。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内心只是暴躁。
第三日成服,赵氏定要披麻带孝,两位舅爷决然不肯,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你现在是姊妹了,妹子替姐姐只带一年孝,穿粗布孝衫,用白布孝箍。”议礼已定,报出丧去。自此,修斋、理7、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赵氏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田上收了新米,每家两石,腌冬菜每家也是两石,火腿每家四只,鸡、鸭、小菜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