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边并非甚么颍川书院。只不过是颍川世家大族,为了让家属的后辈,能够学到更好的知识,办的一个私学罢了。”
陈旭帐下的谋士,程昱、田丰都是他强行绑来的。
再加上现在的郭嘉,只要二十二岁,并且名声不显。如许一小我物,又岂会获得程昱的正视?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何程昱并不正视郭嘉了。之前的日子里,程昱与郭嘉之间,没有涓滴交集。
“以主公的出身,很难获得他们的尽忠。是以对于这些人,我才一向没有向主公提及。”
“以此观来,杀掉贾文和,不但能够撤除后患,还能使得天下忠于汉室之人,鼓掌称快。如此行事,何乐而不为?”
游移了一下,陈旭才谨慎翼翼的向程昱问道:“智囊,你是否曾经在颍川书院当过讲师?”
“智囊,你在颍川授学之时,莫非没有打仗郭奉孝么?”
程昱的一番话,使得陈旭心中豁然开畅。他仓猝上前,恭恭敬敬的向程昱施了一礼,道:“若非先生之言,恐误大事矣!”
其一,这里士族林立,诸如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颍川钟氏,都是本地望族,人才辈出。这类家世培养出来的弟子,天然不会太差。
能够说,颍川乃是三国期间士子的摇篮,有很多名留青史的谋士,都是出身在这里。
这类窜改,的确让陈旭有些不知所措。
“若为郭奉孝一人之患,派人除之。不但会与曹孟德反目,更会获咎天下士族。”
“何况,撤除一个郭奉孝,曹孟德帐下仍有荀文若、荀公达、戏志才。”
程昱闻声陈旭的话,有些惊奇的问到:“郭奉孝,曾经在颍川书院肄业过么?”
陈旭底子不信赖,以程昱的目光,会看不出郭嘉的才气。
其二,汉朝私学遍及中原各地,特别颍川最盛,很多名流大儒都在私学授徒。
陈旭闻言,这才讪讪的说道:“是我考虑不周。”
陈旭本身倒有自知之明,并不见怪程昱没有向他保举。
程昱回想起了那段旧事,眼神有些苍茫,而后他才傲然说道:“不错,我的确在那边当过讲师。”
至于郭图、辛评、辛毗之流,就更不消提了。
“颍川书院?”
“天下才气之士,如同过江之鲫普通,多不堪数。莫非主公因为一时顾忌,就欲搏斗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