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幼麟传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争执

我的书架

“尝闻伯约做事好出奇兵,且频频能化腐朽为奇异……但所谓世事无绝对,伯约你正值大有可为的年纪,又蒙主公、智囊看重,为人处世,还是脚结壮地、不务浮名一些为好。祎自知位卑言微,本无态度说这些话,但你我毕竟订交一场,还是厚着颜面奉上此语,万望你慎之。”

姜维想到这儿,便转向马岱道:“马兄,正要劳烦你率突骑营的将士连夜出城,埋伏在城北象山当中,静候机会。”

但退一步来讲,因为马超正行直捣下辩之策,略阳城只要守住雅顿三五日守势,大局便能反败为胜。

几天前,他按照从关平处学来的知识,叮咛赵统在西门城墙外设置篱笆拒马,再内里则挖有三重战壕,用以防备马队步兵,现在已经全数完成。

汗青上的他是主张伐魏的鹰派,而费祎则是对峙保守计谋的鸽派。

但他情知费祎毕竟代表诸葛亮而来,并且这个题目费祎没有在军议时当众提出,而是在散帐后私底下发问,明显也是为相互留了面子。

而姜维想的设法更进取——他不但仅想守住略阳,还想找机遇行戍守反击之举,以求最大程度扩大战果。

******

姜维笑道:“守不如攻,最好的戍守就是打击!更何况,马兄麾下都是马队,并不善于守城,不如在外游弋,也能使雅顿心存顾忌,不敢尽力攻城。”

“这一部人天然要用,却不是现在。”

堪堪回到公署屋舍门前,但见火光下一员宽袍长袖的文官正在等待,凑得近了,发觉恰是费祎。

姜维闻言,眉头微皱,模糊有些不满,心道:“我毕竟是其间主将,如何安排战术自有分寸考量,你一个文官却来凑甚么热烈?”

诸葛亮、蒋琬身后,费祎当政期间,史载“姜维每欲兴军大肆,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能够说汗青上的他被费祎压抑的很惨,终究分道扬镳。

而打击东门因为要绕过象山,属于舍近求远,故而姜维判定雅顿将真正展开守势的唯有西门。

看来眼下这般环境,不照实答复倒是不可。他只得暗叹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

雅丹排众而出,献计道:

略阳是个偏僻的县城,规制不高,故而城墙高不过半丈。总算北倚象山,南邻沮水,南北两面临时无虞,能够摆开阵仗打击的唯有东西二门。

大略费祎的设法妥当——毕竟诸葛亮对大局已经有详细的安插,身为部属就该做好部属的本分,以达到既定战果为第一要务。

姜维轻扣案几,堕入深思。

“城中已有九部羌首,跟从他们前来的侍从约莫有三百余人,这些人都是各部精锐懦夫,将军无妨征用一二。”

大战期近,这一夜必定无眠。

姜维闻罢,当即一拍案几,喝道:“彻夜抓紧巡查,明日半夜埋灶做饭,诸将士饱餐一顿后随我迎敌!散帐!”

说罢,作了一揖,就此回身拜别。

而在另一个时空的此时,两人因分歧的理念导致的分歧已经初露头角。

费祎见他没有窜改战术企图的意义,便抱拳道:“祎身为驰驱传信之人,对于战局本无置喙的余地,但有一句顺耳忠告不吐不快……”

他晓得以费祎的为人,不会随便揭人老底,话中定然另有所指,当下抱拳问道:“你我非是外人,还请文伟兄有话直言。”

“近万人……雅顿破釜沉舟之决计,倒是远超我的料想啊!”

因为羌人向来守不住奥妙,未免得打草惊蛇,提早教雅顿得知被抄故乡的奥妙,三人便商定对此事杜口不谈。

哪知费祎不为所动,义正言辞道:“请容祎不能接管此策。须知智囊有明白将令,略阳城只需谨守数日便可,倘若因你分兵之策而导致略阳城沦亡,难道坏了智囊大计?故而在祎看来,伯约你尽力死守便是,实在不必分兵。”

推荐阅读: 都市医武仙尊     神瞳仙医     无敌天子     NBA最苟后卫     神秘男友很霸道     我要做门阀     小片警有大智慧     寒门娇宠     八十年代嫁恶霸     吻过千年的你     帝御仙河     我的蠢萌鬼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