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闿刻薄,孟琰勇武,原是一文一武啊……”
他身为一国之主,天然要讲究均衡制衡,不能教一家独大了去。
对于首要将臣的任命早已下去,一些中初级官员的任免自有诸葛亮、马良二人草拟,他只需御览定夺就好。
“可爱雍闿,竟是连正方(李严字)也骗过了!”
“哦?竟有如此人物?”刘备皱眉深思,半晌以后,但见他一拍额头,欣喜交集道:“幸亏孔明提示,朕竟几近将此人忘乎脑后!”
刘备手指轻扣案几,持续问道:“雍氏、孟氏……此二姓风评口碑如何?”
正暗下决定之际,宫人传报,云丞相诸葛亮求见。
孟琰的家属本就势大,倘若在当了庲降都督以后,借势收伏孟获这个旁支外子作为奥援,不出不测,他将坐实南中土天子之位。
比及李严辞职,刘备闭目深思很久,心道:
刘备轻捻髯毛,暗忖道:“此番南中动乱,倒是需求一个有杀伐判定的都督出面弹压,也好清算残局……这个孟琰有勇名,倒是比雍闿刻薄之辈更加合适一些……”
因他之故,朝廷以最小之本钱维系住对南中之统治,每年从南中获得定额的物产,可谓受益匪浅。
刘备终究认识到,对于新一任南中庲降都督之任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了。
只可惜两个月之前,时任朱提郡太守、安远将军、南中庲降都督的邓方病逝于任上。这就比如一块完整的版图,平空多出一个空缺来。
“恩。”刘备轻抚髯毛,缓缓点头。
身着臣服,表面一丝不苟的李严闻言后,躬身答道:
总算诸葛亮慧眼,瞧出主公的烦恼,摇扇笑道:
见礼结束,刘备请诸葛亮入坐,径直道:
如此气力薄弱的一方诸侯,岂是君王所能容忍?
李严在南中犍为郡做过太守,只凭郡兵便击败了盗贼马秦、高胜的叛军,以及越巂郡夷帅高定的背叛,功劳卓著,远近咸知。
“正方(李严字),你久在南中,便遵循所见所闻,且说说对南中诸士族之印象。”
李严面无神采,答复道:“雍氏族长雍闿,为人刻薄守礼,南人莫不敬佩;孟氏族长孟琰,为人刚猛英烈,勇名漫衍。此二人俱是恩信著于南土之士,风评难分轩轾。”
刘备皱眉奇道:“为何?”
“既然如此,不如临时汲引雍闿为益州郡太守,观其手腕,若管理得力,便正式封其为庲降都督……”
刘备闻罢,顿时又是一惊,不觉间,心中又有了计算。
只可惜马超、魏延、李严镇守边疆,防备劲敌,不成轻动;张飞、赵云是北伐前锋大将,也要留蜀地秣马厉兵,不能轻离——
南中本地士人起了异心,那天然千万不成再用了。为今之计,必须从朝中调派一手腕倔强、富有机谋之将前去弹压。
但攘外必先安内,策动北伐的前提,就是内部安静,国境安稳。
固然如此,他一颗心却始终安宁不下来。若不出不测,只等本年秋收后,朝廷便将出兵北伐——这是他眼下最大之心愿。
对于此事最为直观的反应,便是他离世的一个多月来,南中夷人兵变之事渐多,且进贡的物质少了一大半。
因而刘备正在诸事结束后,第一时候便召见李严。
朱、王二姓既已受册封,便不成再行汲引了。如此看来,真正能够挑选的,不过是建宁的雍氏,以及朱提的孟氏。
“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