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领命,下去筹办去了。
曹操纳郭嘉之计。先遣夏侯惇,夏侯渊带兵两边,前去追击李腾,前军行至一程,又命许褚,曹洪,于禁领兵三万,前去追杀。
城中,曹操谓郭嘉道:“今李腾来此,如何敌之?”郭嘉道:“李腾英勇,我等皆无人是其敌手,唯今之计只要死守,那李腾虽得主公粮草,乃是人数浩繁,若不出我所预感,不出五天,李腾必然粮尽,主公复兴兵追击,李腾必败。”
陈宫道:“如果如此,当投袁绍。”
陈宫道:“曹操新占下邳,将军本可趁机攻打,不想将军仁义,于军中亲身照顾于我,乃至错失良机,皆陈宫之罪也。”
曹操应允,就要遣许褚出城击杀张勋,不料忽听到远处大队人马赶来,所来之人恰是李腾。只见李腾押车数百辆,车上尽是酒食之物。曹操道:“奉孝当今何解?”郭嘉道:“怎料李腾竟有此招数,我等错失良机也。”
李腾笑道:“公台果知我心也。吕布匹夫,不听公台之言,乃至城破身故。”
曹操应允,只得回府衙歇息,自是不提。再说李腾恐曹操气愤,派兵出城进犯,止住兵士喝骂,只叫兵士原地皆被,到了下午。只见西边一队人马赶来,李腾一看,乃是徐荣,孙明,赵奇,雷薄带兵赶来,又看了看太阳,心想营寨那边也早已筹办伏贴,回合了徐荣,孙明,赵奇,雷薄四人,缓缓撤兵往回而去。城上郭嘉见了,大呼不好。曹操问道:“何意?”郭嘉道:“李腾营寨此时必定筹办伏贴,要分开此地。若不将李腾留于此地,将成大祸。”
李腾应允。派张勋带领精兵五千,前去下邳城下搦战。自与陈宫,高顺于营中安排兵勇清算行李背囊。自是不提。
又有小校来报,道:“张勋见搦战不出,乃于城下叫骂。”
陈宫问道:“为何?”李腾道:“我曾随徐州刺史陶恭祖同去插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盟,回徐州路上,曾碰到过袁绍部下大将颜良,文丑,文丑将军曾奉告于我‘若他日走投无路,可于冀州寻觅他和颜良。’此时恰是走投无路之际,唯有袁绍可投,且又颜良文丑保荐,何愁袁绍不顶用于我。何况我等只是临时容身,机会一到,东山复兴。”
曹操道:“奉孝觉得如何?”郭嘉道:“可遣夏侯惇,夏侯渊等领兵追逐,如果追上尽管厮杀,再命许褚,曹洪,于禁,三人于后,领兵复杀,则李腾可擒也。”
李腾道:“将军胡涂,城池已失,还复再夺,将军若死,何地求之。”
郭嘉起家拱手道:“主公,千万不成,如果反击,必定失利。”
郭嘉道:“休要管他,只等张勋之兵体力耗尽,再出城击之,张勋必败。”
说罢便要拿起中间佩剑就要自刎。李腾忙上前拉住,一把夺下佩剑,道:“将军切勿自责,皆李腾治兵无方,乃至部下造反,无干将军之事。”
再说曹操新的青州重地,心下大喜,只是李腾尚鄙人邳城外,又听夏侯惇言说李腾救了陈宫,高顺等人,是以也未曾分开下邳,怕守城之将不是李腾,陈宫敌手乃至失了城池。今早正遇郭嘉等商讨如何打击李腾残剩兵力,忽有小校来报,道:“张勋引兵五千,于城下搦战。”
张勋道:“还请将军明示,张勋好依计行事。”
便命人拿来纸笔,将信写好,交与小校,令其快马加鞭,送至各处。小校走后,张勋问道:“如果曹操见我军撤退,派兵来追如何抵抗?”李腾笑道:“张将军不必担忧,我已有计也。”
陈宫道:“将军可带兵前去叫阵,曹操知我等皆无路可走,需求强攻陷邳,定不迎战,将军只在城下叫骂,我等皆在营中清算行李背囊,如果正中午分,我等遣人送去食品等物,将军尽管叫骂。东海离此地较近,傍晚之时,东海之兵可达到这里,将军可撤兵返来,我等趁夜先回任城,再商讨投奔袁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