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肃想了想,说道:“好!奉孝、仲德,你们要将屯田制尽快拟出完美的政令,颁布各郡,招募百姓停止屯田,有耕牛耕具者,官三农七,无耕牛耕具者,官府供应,税高一成。同时在各地张贴布告,永不涨税,若逢天灾,酌情减免,如果发明有贪污渎职者,格杀勿论!”
“太师有言,部属怎敢不从?部属愿效仿苏秦、张仪,但凭三寸之舌,定压服高肃来投太师!”
处所上的剥削,百姓肩上的重担变得难以设想的沉重,辛苦一年只能获得支出的一两成,运气好的,也不过三四成,的确令人难以用轻松的表情面对。
沮授道:“这并州已经是主公的了,他董卓就算不准给主公并州刺史,主公也能够自领!与其如此,但还不如像上党之时一样,顺势拉拢主公。董卓天然晓得主公欲领并州刺史的启事。不过自领者,无实名也。董卓此时送给主公呼应的官职,乃是雪中送炭,欲使得主公感激于他,乃至是想主公转而投效董卓之意。若如此,此计必出自于李儒之口!”
并州,太原郡城。
更新时候:2013-10-17
“太师如此重礼,料那高肃定然心动,当时,只需求部属在旁推波助澜,此事定成!”
“奉孝,现在田税的比例是多少?”
高肃现在有良田无数,耕牛耕具样样不缺,唯独贫乏的,就是劳力。
见氛围变得有些凝重,高肃便转开话题。
“公与,你且说说,我等取并州,这天下群雄会有多么反应?”
“主公取并州,群雄必然会有疑义者,但此时天下人的目光都是指向董卓,以是不会难堪主公。唯有那董卓,怕是要动主公的心机。”沮授阐发道。
“哦,董卓怕不敢来动我吧!如果他的部下没有出运营策之人,或许会引兵前来。但我知他部下有李儒如许的多智之辈,李儒如何会不劝止?”
这就是高肃的惠民之策,要收民气,不是惺惺作态到百姓面前嘘寒问暖,实在好处才是底子,让他们永久记着高肃对他们的好。
“你办事,老夫放心。待明日老夫请得圣上圣旨,你马上解缆,携黄金三千、白银一万、粮草五万石,老夫只求一件,要高肃献并州来投!”
沮授也说道:“屯田古已有之,且并州多有荒地,屯田倒也不无不成。”
以是,他需求实施屯田,鼓励出产,积储粮草,以备将来战役之需,何况屯田也是惠民安民的政策,至于他的弊端,那要日子久了才会渐渐闪现出来,以是给高肃的时候,还很充分。
见三人都附和屯田,高肃点点头,笑着说道:“仲德,既然你说可行,那屯田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太原的兵士除了高顺、张燕带领的精兵外,其他的兵士任由你变更。”
没有地盘和耕具的百姓有官府扶助,一年劳作也只需上交四成所得,如果自家有耕具的,不管是官府的田还是自家的田,一年劳作只需上交三成,这比起以往他们饱受压迫与剥削,不知好了多少倍,而如许,还能变更起他们的主动性。
“呵呵,都站着干吗,都坐下吧!”
将士们从戎大多都是养家糊口,光希冀着粮饷不实在际,现在高肃不但要百姓屯田,还要实施军屯,对将士们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他也不想想苏秦、张仪是甚么人,是他所能对比的吗?
李肃心想:关头时候还不得靠我出马,这时候晓得我的感化了吧!
倘如果其他东西或是耕具上出了题目,高肃便会交给科学院的人来做,术业有专攻,前几日才把马钧给召到手,现在恰好能够用得上,这些范畴,还是交给他们专业人士来研讨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