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高台的四周筑有屋舍二百余间,可供学子们糊口留宿之用。顺着石阶过了学子的宿舍,转眼便可达到第二层的高台之上,只见仰首处正面是一座气势雄浑的门楼,大门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的,在大门正上方有一块石牌,上书四个气势雄浑,龙飞凤舞的大字——太原书院!
蔡邕也是一脸吃惊,他立马扑上前去,拿起了一本《论语》朗读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念了几段话,甄俨已经是一脸震惊!
“如此也罢,就请康成公随我移步太原书院,公与,你去安排人手,摆宴太原书院。”高肃莞尔一笑,传闻郑玄几次受朝廷征辟而不仕,只在家讲学,本日一见公然呆板。
在二层楼的大殿,那边大半便是学子们今后学习的处所,殿内另有一些专门保藏的经卷。
在高肃身边甄俨心中一愣,赶紧拿起一叠纸皮较厚,用线绳串连,上面写着《史记》的书翻看。
前排马车上,一个布衣华发的老者在一众弟子的搀扶下走了下来,他瞥见高肃躬身朝拜,眼中闪过一份激赏之色:“高将军折杀老朽了,老朽与众弟子无处容身,得蒙将军收留,老朽已是万分感激,如何受得将军如此大礼。”
裴潜一脸苦色,文人重名不厚利,高肃如此做,的确就是变着法的把学子们轰走!
只见高肃神情淡定,以目表示典韦翻开箱子。学子们自恃狷介,纷繁扭过甚去,不看箱中之物,只要郑玄、蔡邕、崔琰、程秉等寥寥数人及并州的文武在谛视着箱子。
有谁?
在风景娟秀的晋阳湖畔,有一座占地极广,气势极其恢宏的修建就坐落在这里,这座修建物便是太原书院!
郑玄很有些孔殷的说道:“不急不急,听闻并州的太原书院已然建成,可否先让老朽一观。”
太原书院里最高的修建是在第三层的论争台。
甄俨谨慎翼翼的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行行笔墨,甄俨念叨:“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残暴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惯用兵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陵犯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荀攸也非常迷惑,主公向来聪明睿智,本日如何能够如此冒昧?不对!主公向来奇思妙想不竭,莫不是这箱子里装的是别的东西不成?
“主公,你这是?”
清河崔琰、汝南程秉以及任嘏、赵商、公孙方等百余人,皆为一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