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109 转战十县至平舆(下)

我的书架

戏志才、荀攸相顾一笑,说道:“那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两位许氏兄弟?”荀攸倒也罢了,他在颍川早有隽誉,戏志才一贯名声不显,对此倒是与荀贞一样非常等候的

荀贞带兵於半月之间,光复十余县,至平舆到的平舆城外,傅燮等人奉皇甫嵩、朱俊之令出来相迎遵循皇甫嵩的将令,荀贞把部众留在城外的虎帐中,独带荀攸、戏志才,并与何仪入城去拜见皇甫嵩和朱俊平舆乃是汝南之郡治,是颍、汝两郡数一数二的大城,从表面之,城墙巍峨,占地甚广,而入城中街道上却行人稀少,罕见车马,冷冷僻清

赵谦的神采立即就沉了下来,就是因为彭脱、龚都、何仪这些人生乱,这才使得汝南全郡沦亡,让他这个太守如丧家之犬,东逃西遁赵谦多次大败,就有何仪的功绩他如何能够会对何仪有神采依他的意义,对如许的贼应当推出去就斩不过现在皇甫嵩、朱俊是汉军的主帅,却轮不到他来做主是以之故,他黑着脸坐在位上,不再说话,把脸转向一边,看也不想再看何仪一眼

傅燮与荀贞策马并肩而行,重视到了荀贞的顾望,叹了口气,说道:“平舆乃汝南名城,以往我也曾来过,当时摩肩接踵,挥汗成雨,现在颠末贼乱,县中十室六空,冷僻萧瑟”荀贞想起了多年后曹操写过的两句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亦叹了口气,说道:“天下有事,四方生乱,苦得老是姓”

戏志才说道:“昔我幼年时曾闻董永遇仙之事,听白叟们说,董永就是在平舆县里一棵数年的古槐下碰到的天女莫非便是此树么?”

平舆在汝水北岸,夏、商时为挚国,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将这一带分封给了他的弟弟,王第十,是为沈国春秋时,沈为蔡所灭,楚又取蔡因为沈国旧为挚国之地,而挚国的国君乃是造车之鼻祖,夏朝时的奚仲以后,又是以地阵势平坦,故此楚人将沈国之都称为平舆,此是平舆县之以是得名战国末年,始天子攻伐六国,击楚,李信、王翦前后带兵至此,攻取此县,秦遂置平舆县两汉因之,并将此地定为汝南郡之郡治平舆县外有个挚亭,直到汉时髦存,便是得名自古之挚国,县北又有个沈亭,到晋时髦存,则是得名自古之沈国

何仪暮年是处所豪强,后为汝南黄巾军中驰名的渠帅,麾下也曾万人之众,他上染的血不比荀贞少,乃至比荀贞还要多,投降是逼不得已他的春秋也比荀贞大,降了荀贞后,对荀贞本是无太多的畏敬,就算有也大多是装出来的,可在见过荀贞几次攻城取地、击溃不肯投降的黄巾守卒的锋利段后,对这个年青的汉军司马,他有了一点发自肺腑的畏敬人,特别是像何仪如许胆小包天、杀人如麻的人,老是畏敬强者的,只要比他们更强才气获得他们的虔诚此时听了荀贞的安抚,何仪少不了在畏敬以外,又浮起了点感激,心道:“既英勇善战,又体贴人意,难怪他年纪悄悄就能为六石司马,又能获得这么多智士、懦夫的尽忠”

皇甫嵩量了何仪几眼,问道:“你就是何仪?”何仪惶恐答道:“小人何仪,拜见将军”皇甫转问朱俊:“朱将军,你说该如何措置此人?”朱俊性刚,想都不想,直接干脆地说道:“如此无君无父之徒,斩了就是杀了后,取其首级,传汝南全郡,以儆效尤”

荀贞说道:“何仪发兵反叛,罪莫大焉,虽该正法,然自降后,为我部前驱,沿途劝降了多座县城,为姓省了点兵戈之

推荐阅读: 无敌真寂寞     医主沉浮     我的老千之路     论狗头人如何种田     繁星修仙记     我在末世屠魔     马踏三国     允你姗姗来迟     千面魔神的现代生活     恋上倾城女总裁     与君绝     两宫皇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