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受命守城后,便遵循篇中此言,遣人出城砍伐树木。只可惜,时候太紧促,只砍光了近城的树木,没能把远处的林木也都砍掉。
“就是现在。”
得了文太守的同意,荀贞、戏志才、荀攸等人顿时返回城头。
荀贞转头看了眼站在本身身后的程偃,对他能提出这个题目感到很对劲。
戏志才、冯巩、高素带着几百人在城下热火朝六合挖土。荀贞、文聘、荀攸、许仲、江禽、程偃、小任、刘邓诸人立在城上,迎着晨风,借着亮起来的天光俯视黄巾军的营地。
这几天守城,荀贞两次带队出城突袭黄巾军,都获得了较大的战果。文聘、许仲、程偃诸人对此印象深切。此时闻得荀贞此言,皆深觉得然,文聘说道:“本来如此!”
守城的这几天,荀贞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之前只看过一些兵法,没有实战经历,通过此次守城,也幸亏他的敌手是波才,一样没有经历,他这才有了机遇把之前看到的内容学乃至用。
“贼众我寡,欲要取胜,非奇计不成。戏忠所言,恰是下吏所想。”
连着这么多天,黄巾军每次攻城之时,戏志才都在城头观战,对黄巾军的排兵布阵,凡是他们那边人多、那边人少已经做到心中稀有,昨晚他又细细察看了一夜,对城外的地形也了如指掌,早就选好了三处最合适发掘隧道的位置。
“如此说来,卿亦附和戏忠之计了?”
程偃瓮声瓮气地问道:“若要看清城中真假,望楼起码需得高达数丈。如此之高,不止需求木料,并且也需求匠人,如果木料不敷,又或者没有匠人,不会搭建,该如何办?”
《城守诸篇》就是写来教人守城的兵法,统共二十篇,从“备城门”到“备高临”到“备梯”、“备穴”等等,不但一一破解了十二种攻城体例,并且对军法、选将、战术皆有详细报告,并对城中在战时应当如何安插职员、摆设物质,乃至对应当如何掌控城中百姓,以防城中生乱等都有描述,可谓大小无遗。能够说,就算是一个完整不懂兵法的人,只要有些才干,遵循这个城守诸篇来守城就能包管城池不失。当然,前提前提是:仇敌并非名将。
要想把这几点做到,非得有专业人士不成。
作为守城的一方,在仇敌来前,有经历的将领常会把城外的树木砍光,一是制止仇敌当场取材,二来也是为了制止树木遮挡城中的视野。
按事理说,发掘隧道是一件非常需求技能的事儿。
荀贞遥指火线数里外黄巾军的那两座望楼,对文聘、许仲等人说道:“仲业、君卿,今后如有机遇行军兵戈,你们要牢记:望楼必然要搭建得充足高。望楼者,了望之楼也。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之以是搭建望楼,就是为了能看清城中的真假,就是为了能够‘知彼’。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比如眼下,我们在城中发掘隧道,城外却茫然不知,那搭建望楼另有何意义?”
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就是现在?”
以这几天守城的经向来看,在他们吃过早餐后,就会建议新一次的守势了。
出乎荀贞的料想,郭图对此表示了附和。
“贼众我寡,欲要取胜,非奇计不成”,在这一点上,郭图和戏志才的观点分歧。
荀贞心道:“郭公则虽宇量狭小,私心太重,以虚事上,不是刚正之臣,但目光、见地还是有的,也有胆略,纵非人杰,也是一时之才,倒也不愧他今后能在史乘上留名。”
黄巾已起,天下将乱,不管是保全性命於乱世,又或者取功名於疆场,程偃、许仲诸人都将是他的亲信班底。他当然但愿他们能够快一点的生长起来,不说独当一面,起码可当大用,以是,他不怕他们题目多,只怕他们没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