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酬此佩服他的义,有报酬此嘲笑他的傻,也有报酬之眼热,恋慕朝廷给他的两次任命。
但是,辛瑷在接到圣旨后却并无喜sè,举止言谈与平常毫无分歧,就仿佛没有这回事儿似的。
刘备心道:“苦战月余,搏命浴血,竟不得封赏!我辈人微名低,不得封赏倒也罢了,却有很多没有军功的人获得了封赏,实在令将士怨望,吏民齿冷,阉宦权臣误国,可爱可杀!我兄公孙伯珪在边地为属国长史,与鲜卑常有战事,传闻他每与鲜卑战,常胜不败,威震辽东,我本yù投他,想在他的帐前效力,再博军功,以取功名。今贞之吾兄却意yù用我中尉功曹,这……。”略略游移了一下,很快做出了决定,“先前贞之吾兄yù召我入其帐下,我因当时与他初识、相互并不熟谙而婉拒了,厥后我常悔怨,如果我当时承诺了贞之吾兄,入其帐下,以我立下的这些功绩,虽不敢与辛、戏比拟,可起码此次朝廷封赏应当不会无我之名了啊!”
他当下说道:“兄长厚爱,备岂敢辞!”
八月下旬,圣旨下来。
“那君是想?”
於是,皇甫嵩一边驻军下曲阳城外,一边传捷报与京师。
朝廷的这道圣旨是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宣布的,荀贞鄙人边听到“左车骑将军”五字,心道:“这是朝廷的制衡之策啊,既然有‘左’,必定就会有‘右’。当初带兵出京的共有三人,卢植现开罪,另有皇甫将军和朱俊。想来这个‘右车骑将军’就是为朱俊预备的。”
恋慕的人里边,刘备是一个。
辛瑷笑道:“我并非宠辱不惊,只是不筹算去做这个县令。”
信都是安平国的都城,此前的县令是阎忠,乃是个大县,县令秩千石,比六百石郡丞的品秩还高。辛瑷原是个白身,因斩杀张角之功,一跃升为千石之吏,可谓鱼跃龙门,一步跨入帝国初级官吏的行列,这个封赏不能说重,但也不算轻了。
“封侯”,两汉重军功,单以军功论,历次与黄巾作战,荀贞常功冠全军,麾下并有斩张角之功,如此大功,当得重赏,封他一个侯确切也不奇特。不过,荀贞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出身荀氏,荀氏是士族里的王谢,受党锢十几年,深受朝中权宦的猜忌,他又有整死张直的旧事,便是天子成心封他侯,恐怕也会被张让他们给搅黄,以是,他是向来没有苛求过封侯的。
荀贞猜想得不错,朝中的确就是这般筹算。
究竟证明,朝廷的担忧没错,在圣旨下来前就有阎忠劝说皇甫嵩造反,如果再不找人制衡一下皇甫嵩,分其权益,就算皇甫嵩本人执意要做个忠臣,留个令名,可他却也挡不住更多的野心之徒蜂聚而来,围拢在他的身边。如果是如许,迟早必生祸乱。
“坐地牧民,非我愿也。我之以是从司马交战,转斗千里,浴血奋杀,不是为了当个县令,而是为了讨贼击寇。莫说千石令,就是二千石的太守,只要不能击贼,於我便如浮云。”
皇甫嵩闻之,亦为之诧叹,弃官不做,甘心跟着荀贞去赵国,这是义举啊,辛瑷、戏志才两人虽解缆点分歧,但是却可并称义士,不能让义士泯没知名,且戏志才、辛瑷有斩杀张角之功,如许的大功不封赏也不可,是以他特地上书朝中,要求把戏志才、辛瑷改任到赵国境内。
“君要去官从荀君去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