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婢发展乡中,很少能见到名族后辈,对荀贞本就有好感,要不然也不会在张直的“鸿门宴”上提示荀贞,给他示警。红颜本爱豪杰,今又闻他要南下救汝南五县,更是倾慕了。
荀贞顿了顿,向台左看了眼,接着说道:“台左之人,我也筹算选够五十,亦编为一队,取名为‘冒刃队’。待编成以后,再将两队合为一屯,此屯,便取名为‘陷阵屯’。”
“台右的呢?”
辛评、辛毗颠末考虑,承认了他的定见。
两边相见,又各自上马。
“《太公兵法》里有《练士》一篇。在此篇中,周武王问太公望:‘练兵的体例是甚么?’太公望是如何答复的?”
辛瑷张望场上,又重视到荀攸、戏志才在巡查及练习的过程中,不时会点上一人,唤他们出列。这些人出列后,又会由专人引着,至高台左边聚坐。
荀贞说道:“玉郎带人来当兵了,我们去迎迎他。”
辛瑷生性疏懒,并因受族人宠溺之故,与人言谈经常直言无忌,想到甚么就说甚么,在不熟谙他的人看来,又似有“骄狂”之嫌。疏懒、骄狂,性子不讨人喜。
这要放在前两天,巡完营就没甚么事儿了,明天又多了一件事。
巡营返来,荀贞把刚组建的“陷阵屯”百人召至帐前,又叫来刘邓,当众任命刘邓为此屯屯长。任命过后,又带着刘邓一一扣问这百人的名字、籍贯,对家有亲人被“贼兵”所害的“敢死之士”,他温言安抚之,对大勇锐气的“冒刃陷阵之士”,他慷慨鼓励之。
费通不知老婆所想,兴趣勃勃地张望远处练兵的场景,说道:“真是热烈都雅!”迟婢“嗯嗯”了两声,了望荀贞,心中想道:“保佑荀君此次南下,能破贼班师!”
家长端坐堂上,受了他们这一拜,随后,整衣冠,从堂中出来,将辛瑷等人一一扶起,与辛评、辛毗等族人把他们送出门外。
饭毕,一如前两天一样,各曲队率以上的军官齐聚於荀贞帐中,会商明天练兵的得失,会商完后,又从中接收经历、经验,定下明天的练习细则。开完这个议事会,军官们散回各营。荀贞叫上辛瑷,带着程偃等亲卫,复又巡营。
自把门下的来宾分到各曲任军官后,荀贞手边的马队就只剩下了那二十余亲卫,现在有了辛瑷这二十四骑,在矫捷方面的力量获得了大大的弥补。若应用恰当,亦足能为一支奇兵了。
“当时,我就知卿有弘愿。前数日贼兵围城,卿轻甲挟弓,驰於贼中,摆布开射,溃贼甲士,驰救仲业,如入无人地。城中皆呼:‘美将军’。今我南下,卿又来互助!今得卿,平贼易矣!”
……
……
“台右的则是‘敢死之士’。”
荀攸、戏志才选人选得很邃密,直到傍晚,才选齐了五十个冒刃陷阵之士。
荀贞微微一笑,脸上平静,如胜券在握,心中想道:“但愿如此罢!”
辛瑷率二十三人,出里门,上长街,直行出城,一起上招惹来很多目光。
安排下辛瑷等二十四骑,他聘请辛瑷登台,与他共坐,同观新卒练习。
“听街上女子尖叫,他这似是要出城当兵。夫君既想观他边幅,我们可快点登城,或可一见。”
“此话何意?”
迟婢没有看辛瑷,而是展目远观,向远处的练习场上看去。
此时台左已聚了约莫十余人。台右也有人,并且人更多,聚坐了约莫四五十人。
“本来如此!”
就像辛瑷对辛家家长说的,辛瑷交友的都是本郡英杰,对荀贞本来不觉得意,觉得他只是个凡人,但厥后先是从故太守阴修行春到西乡,亲目睹到了荀贞在西乡的民望,随后又在前些天的守城中,看到了荀贞的勇武和带兵的才气,这让他完整窜改了对荀贞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