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66 急击则负缓则胜

我的书架

他藏起畅怀,跪坐席上,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听朱俊等人说话。

“荀君昨夜相救吾等,率二百余众渡河,确切是个有胆气的人,但听司马的意义,他在言谈上也有过人之处么?”

当时,李宣和孙坚一样,也是初识荀贞。两人对荀贞的评价有不异之处,也有分歧之处。

分歧之处是:李宣以为荀贞的学术素养不深,“才为中人”、“与之相谈,无出奇之语”,孙坚却以为荀贞“言谈高雅”,这倒是与两人出身分歧有关,李宣是士族后辈,祖、父皆为世之名儒,而孙坚却出身豪门,读书未几,学问不深。

若非因他守住了阳翟,波才、何曼现在早已囊括颍川郡的大半,进军至颍川西、北的鸿沟,用不了多久就是长社之战了,可现在却因进步无路,不得不转而南下,取父城,下昆阳,击舞阳,以求在朱俊、皇甫嵩合兵前打通去往汝南或南阳的通道。

吴景说道:“昨夜,酒菜已备而仍未见姐丈返来,我就去了一趟荀营,闻荀君帐外戟士言:姐丈已与荀君同榻而眠。”

“谈笑了大半夜?”诸将面面相觑。

荀贞听得此言,抬起了头,看向孙坚。这两天他也没闲着,也整天对着舆图思忖,并与戏志才、宣康等人会商,终究得出结论:眼下唯有一个可行之策。此策就是孙坚所说的“诱敌渡河”。可到底该如何把仇敌勾引过来?诸人却一向想不出个别例。

祖茂说道:“能使司马忘酒并与之同榻夜聊,看来这荀君必非常人啊。”

孙坚说道:“坚亦不知。”

议来议去,议到入夜,还是没一个别例。

朱俊虽很想渡河,但在这类环境下却也是无可何如,总不能冒着“被半渡而击”的风险渡河,不过幸亏按照探马回报,波才率主力回到昆阳后,倒也没有立即就再分兵去打舞阳,而似有张望朱俊意向之意。

波才屯兵的这个地点很奇妙,在昆阳城外七八里,相称於看住了摆布两边一二十里的河段。朱俊如果在这个范围内渡河,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十里地,步兵半个时候便可到,马队用不了两刻钟。

越骑营的魏校尉皱眉说道:“滍水对岸有五千贼兵,昆阳城中又稀有万贼众,有滍水、昆阳为阻,如何去救舞阳?”

朱俊来了点兴趣,说道:“噢?说来听听,甚么半个别例?”

宣康蹙眉苦思,盯着棋盘,手拿一子,临於棋盘之上,似要放下,却又踌躇,难以落子。

於当今之乱世,也只要如许的人才气出人头地。

“以是,坚才说坚只想出了半条战略。”

“贞之言谈高雅,胸中有任侠之气,是吾辈中人。”

敌我数万人马就这么隔河对望。

宣康问道:“既然不消急着渡河,那眼下之计,吾等该如何才是最好?”

“朱公一心想要救舞阳,以阻波才、何曼南下与南阳或汝南的贼兵合兵,何如商讨半日,无计可施。”荀贞撩衣跪坐案畔,帮着宣康清算棋子,答道。

……

孙坚点头,说道:“不错。昨夜我与贞之同榻而眠,谈笑了大半夜。”

朱俊等人虽不奇特波才出城,但朱俊对此却甚是焦急。

吴景、祖茂、韩当、程普诸将拥孙坚还入帐中,问他:“司马昨去荀营,说是去请荀君来赴宴的,如何却一夜未归?”

不得已,朱俊只好决定:等皇甫嵩来。

孙坚不但英勇敢战,亦有智谋,算得上智勇双全,然对眼下这个难局,他却也没有良策。这两天他都在苦思冥想,揣摩有无渡河之法,想来想去,倒是给他想出了半个别例,他说道:“坚亦无良策,不过倒是揣摩出了半个别例。”

推荐阅读: 我家有个宠物园     墨上书     龙武帝尊     末日矩阵     穿越贾母乱红楼     花都极品仙师     通缉贼妻:大人饶了我     甜妻蜜爱     云荒纪     天龙帝尊     末日:重回过去,附身娘胎,开辟避难所     归家之旅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