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上,对反叛的流民该如何措置,昨晚邯郸荣献上了灭杨家之计后,荀贞就有考虑。
“冬雪喜人,故我今晨夙起,赏雪观景,踱步到客舍院外,见院外的轮值吏卒窃保私语,似是产生了甚么事情,以是扣问之,乃知此事。”
江禽、刘邓、陈到、刘邓应道:“在。”
刘备所云之“仁厚的清名”,荀贞在乎,但比拟数千条走投无路、因此反叛的流民的性命,在这一刻,“清名”似也不是那么首要了,他更在乎的这几千条性命。
“汉家自有轨制,本以霸霸道杂之,何如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简雍见他立在门前不动,知他应是被这个动静震惊,提示他说道:“中尉掌兵事”“小说章节更新最快。流民反叛,兵事也。君为中尉功曹,当快去拜见中尉,参议对策。”
本来荀贞觉得,此事不会办成得这么快,就算再快估计也得等个两三天赋气见到效果,只是没有想到只一夜的工夫这件事就办成了。
荀贞向郡县大姓借粮,唯独杨氏不借之事,刘备、简雍、关羽、张飞在来到邯郸后都前后听人提起过,张飞啐了口,说道:“这杨家也是该死,咎由自取!当日他家如肯借粮给中尉,反叛的流民也不会别家不抢,只抢他家了!”
荀贞问之。
刘备略松了口气,心道:“反叛的流民既大多散逃,那么邯郸县城应是安然了。”又问道,“杨家现在环境如何?”
动静送来时,他还没有起床,闻得后他大要上作出骇怪万分的模样,实际上倒是一点也不诧异。於外人看来,这件事是流民反叛,而荀贞自家则知,这实是邯郸荣的“佳构”。
“这场乱事来得过分俄然,毫无半点前兆,杨家这些天虽因见县外流民堆积不散,也有些防备,可他家的宗兵未几,不过百数罢了,又大雪连日,深夜冰冷,守夜的宗兵不免偷懒,如何是数千暴起流民的敌手?我传闻,杨家的宗兵几近就没做甚么抵当,流民没费甚么力量就攻入了庄中,……,唉,杨家说来是赵郡的甲等豪强,没毁在黄巾乱里,却亡在了流民手中。”
说到这里,荀贞停了一下。他是赵郡中尉,负担赵郡治安之责,流民反叛,他不能置之不睬,就算反叛的流民已散逃,他也得派兵追击,可追上这些流民后如何措置呢?虽说这些流民早就筹办反叛了,实际上与他和邯郸荣的“挑动”无关,可要不是缺衣少食,这些流民也不会走上反叛这条路,杀之不忍,而如不杀,郡县没有粮食施助,他们为求活迟早还会再度反叛。
关羽蹙眉说道:“县里离杨家远,没得动静,可中尉置在县外的虎帐离杨家不是太远,只要二十里路,数千流民反叛必定鼓噪沸腾,说不定还会火光高文,夜深人静,火光足以耀远,鼓噪亦足以传远,虎帐里不成能没有看到、听到,却如何没有去救杨家?”
邯郸荣是中尉主簿,职位和刘备相称。刘备敬他在府中的时候比本身长,又敬他是赵郡名族的后辈,雅不肯与他起争论,可事关数千流民的存亡,他却不能不说话。他说道:“反叛的流民稀有千之多,如不宥之,郡府缺粮,犴狱里也关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尽数将之正法。一次诛杀数千人,中尉,这或会有损中尉仁厚的清名啊。”
邯郸荣得了他的答应,遂暂离宴席,从家中养的死士来宾里选了几个辩才便当、善能言辞的,面授机宜,遣他们潜行出城,去挑动流民反叛。
写完给各县的檄文,命人快马送去,荀贞又写给郡兵、义从的军令,同时令召许仲、江禽、刘邓、陈到、辛瑷等来,等他们来到,把军令发下,令道:“昨夜流民反叛,攻灭了杨家,汝等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