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百流民反叛,刘备手底下只要四十人,全军毁灭实属普通。独一令荀贞诧异的是,四十个义从兵卒全亡,而唯独刘备却只是受了一处不太重的伤。“刘皇叔”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西渠乡的流民?”
“这些天不是从外郡来了很多逃疫的流民么?这些流民中有好些是黄巾道的余孽。他们潜入到各个流民营中,煽动流民反叛。西渠乡的这批反叛流民就是一个黄巾余孽煽动起的。”
信里说的是:北宫伯玉、李文侯势大,似欲南下侵迫三辅,朝中有人发起不如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戍卫园陵。长安是前汉的都城,前汉诸帝的陵墓均在四周,这是汉家的祖宗陵墓,必必要确保不被叛军侵害。何顒在信里说,朝廷固然还没有做出终究的决定,可从各个方面考虑,皇甫嵩调离冀州应是势在必行了,或许不日圣旨就会下到冀州了。
一则,州牧权重,不能久置,二来,有他在长安坐镇,能够威慑北宫伯玉、李文侯,不但能够保卫园陵,并且能够保住京畿、洛阳的安然,三来,也算是保全功臣之意。
荀贞特令人去营中把荀攸叫回,又召来许仲、荀成、戏志才,几人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军议。荀攸、戏志才、许仲、荀成四人可谓是荀贞最亲信的人了。荀攸、荀成是他的族人,戏志才先和荀彧的干系极好,现和荀贞的干系极近,许仲是荀贞最放心的军中将领。
“有点甚么?”
这个军议不能有太多人参与。
“是。”
也不知高素是可惜那四十个义从,还是可惜刘备被打败了。他说的这些,荀贞早就想到了。诚如高素所言,刘备带的这四十人均是参军当选出的百战老卒,如果批示得力,莫说五六百流民,便是上千流民也难以将之尽灭。刘备的运气不错,可他的批示才气确是不如何样。
可一旦把皇甫嵩调走,这乱事恐怕就按不住了,要发作了。T
徐福救他时,他之以是昏倒不醒,是因为失血过量,被徐福救回到中尉府后,荀贞闻讯,急来探看,亲令人去市上请来疡医,给他包扎住伤口,灌了一贴药下肚,他便悠悠地醒来了。
“玄德,这是如何搞的?”
“五六百人。”
看完何顒的信,戏志才说道:“眼下这个关头,皇甫将军一旦分开冀州,这冀州恐怕就要乱了啊!”
信是何顒写的。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仕进。
“玄德,你放心养伤。你这伤势不重,卧养几日应就能好转。你刚才所说的黄巾余党混入我县之谍报事关严峻,我现在去找相君,请他命令解禁。”
当初为了应对皇甫嵩将会被调走这件事,荀贞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清算郡里不听话的豪强大族,一个是主动筹办进山击贼。现在终於到了皇甫嵩将要被调走的时候,郡里最不听话的豪强大族杨氏已被邯郸荣用计灭掉了,那么剩下需求做的就只要击贼了。
也还好刘备没有高超的军事才气,他如果再用兵如神,有韩信之能,荀贞不得每天如坐针毡?
刘备的伤势看起来很重,实在不致命。
对关羽、张飞、简雍点了点头,荀贞分开了刘备的屋舍。
早在客岁底,荀贞就猜到皇甫嵩会被调走,只是当时他猜的是朝中会把皇甫嵩调去凉州平乱,没有想到朝廷倒是筹办把皇甫嵩调去长安。不过这也能够了解,皇甫嵩已是“功高震主”,功绩大到只能以冀州牧这个头衔来赏他了,如果调他去凉州平乱,他再立下功绩,朝廷可该如何办?功绩大到赏无可赏时,就只能杀人了,以是干脆调他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