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恶的咳嗽声不竭传来,鲜血打湿了手帕,从手指之间的裂缝涌出来,他扶着棺材,留下了一道血指模。
建兴十二年,皇太后于小院殡天,合葬于帝陵,谥贤贞。
他柱剑,若非无声,谁能知霸王已西去?
几十年乱世方才休,天下又归一统。
“……”
这一日,锣鼓震天。
皇宫,密室。
建兴三年,天策大将军关云长病逝,遵循先皇遗诏,追封唐王,谥义。
国议,紫金殿。
长安城,王师北归,天下方定。
又是一番群情,王辰挥手表示世人退下。
永和二十五年,秋,一统天下不到五年的晋国祖天子因旧伤复发驾崩于听雨阁正殿。
比及世人纷繁赶来的时候,房中已见不得太医,更没有一个侍女,只要病榻上衰弱的王辰。
比及世人都走了以后,王辰在燕回和许褚的搀扶之下站起家来:“朕兵马平生,不肯这般死去,即使死也要穿戴甲胄拜别。”
这三镇诸侯固然名义上掌控这三国军政,实则上又被设置了太多的拘束,使之不敢胡作非为。
“兄长、陛下如何了?”世人几近齐声问道。
王辰坐在这水晶棺前,内里的乱世却与本身无关。
尘凡如潮,枭雄蜂起,拨乱了彼苍的弦。
所言之事,不过国事,不过家事。
蔡琰双目噙泪,为他将这帝皇的甲胄穿上。
晋前后诸朝皆文兴,唯晋武昌,武风最盛,诸学皆兴。
看着面前眼泪不断的蔡琰,王辰倒是一阵肉痛:“此生负了卿,只愿来生再聚了。”
不但仅是锣鼓震天,随之而来的另有无数诏令从宫中传出,纷繁到达各部军中,驻扎各地的晋国雄师处于最高防备当中。
而这一日,皇宫里里外外忙活了起来。
昭告天下,论功行赏。
长安,一片素缟。
说罢,他又狠恶咳嗽了起来,手上的帕子难掩上面的血迹,只是他却毫不在乎,还是痛饮。
而这三处对于晋国而言并没有太多大的影响,反而成为拱卫晋国皇权存在的首要诸侯。毕竟三处天高天子远,政令难以通达,而多游牧,有了三国的存在更是便利管理了很多。
传世五百三十六年而终,诸国以弱灭,唯汉晋以强灭。
而后,晋于外依托三大汗国不竭向外开辟国土,自是不表。
自近代晋墓发掘,得晋律及武帝传,方为之正名。厥后掘晋武帝墓,墓中无缺无损,棺椁有三,碑铭立传,方才知其之钟情,人间难寻。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天下归心
一纸诏令,敕封四方诸侯。
“天策大将军关云长,自朕立业以来南征北讨……特赐武安侯,食邑万户!”
“神武大将军赵子龙,自朕立业以来南征北讨……特赐武成侯,食邑九千户!”
是年,天子方才驾崩,暗害造反之人尚未行动便已被新皇诛灭。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改封赵王王震为镇北王,督镇云州塞外诸族军政,若无诏令,不得南归。改封魏王王直为镇南王督镇明州塞外诸族军政,若无诏令,不得东归。改封秦王为镇西王,督镇西域各国,若无诏令,不得东归。”
“诺!”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六合正乾,明德惟馨。朕自主业以来,南征北战数十载,现在天下已经定,四海归心。于外仗诸位将军交战,于内仗诸位大臣安宁,放有本日大晋之光辉……”
百姓皆披麻带孝,夹道恭送着天子的棺木向着帝陵而去。
说罢,他便站起家来,不在逗留向着殿外拜别。
按动了构造,跟着大门翻开,方才走出几步,便倒在了这甬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