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入朝以后,战无不堪,立下赫赫军功的段颎结局如何呢?身居三公之一太尉高位的他因为产生日蚀一事,就被弹劾下狱,最后牵涉进了司隶校尉阳球和中常侍王甫的朝廷争斗中,被人落井下石,在狱中蒙受诘问责斥,不得不饮恨他杀,一代名姑息此陨落。
为此,董卓在克服凉州叛军以后,还特地暗中表示李儒从俘虏营中,遴选一些叛军俘虏,化身变成逃亡三辅的“流寇”,扰乱郡县,断绝门路,形成处所不靖的局面,以达到养寇自重,挟制朝廷的目标。
至于中策,董卓当时也不是没有思忖过。只是并州固然有太行之险,胡马之利,取之自保不足。但是时下南匈奴已经兵变,黑山贼、白波贼也四周流窜,冒然前去,实在是危急重重,在里外掣肘之下,说不定他的这些精锐兵马湟中义从就要暗沟里翻船,折损大半,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白白为别人流血卖力了。
之前李儒已经跟董卓做过运营,他们一方要面对当下的处境,有三策可行。此中上策就是驻守三辅,拥兵自重,张望事情,这无疑也是最合适董卓一方的。一方面,董卓出身凉州,在陇西临洮的汉人豪强、羌胡部落当中有着不小的声望,危急之时能够征召凉州的义从兵马,最不济也能够退往凉州保百口属。另一方面,董卓在三辅驻防多年,在军中也运营了很多光阴,长安作为汉帝国的西都,位置显赫,关中沃野千里,也是帝王之基,董卓拥兵取之,可成霸业。
少府,为朝廷的九卿之一,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在书面上,少府名下掌管了从尚书台到侍中、御史、寺人等大大小小的内朝官员,可实际上,尚书台自光武帝开端就已经完整独立出去,侍中等天子的侍从官也不再归少府统领,御史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有“三独坐”之称,少府也管不了,再加上权势滔天的寺人,少府的实际权力已经被架空,沦为了一个名誉性的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