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李易苏媚就将近走到石鼓书院门口,君不器暗道若任由李易苏媚在打伤莫不从、宁不平后就这般拜别,本身身为岳麓书院掌门大弟子,今后如何向徒弟朱达理交差,如何再能服众?
虽知君不器在岳麓书院苦修十几年,深得朱达理真传,修为或还在本身之上,但现在李易被君不器邀战,断没有畏缩之理。
李易听得君不器报到手中宝剑来源,当下抽出铁剑,横贯胸前,铁剑黑不溜秋的模样,就像一根烧柴的火棍,与君不器的三达剑在卖相名头方面实在差得太远。
“小道曾闻‘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又闻‘比方人光亮磊落便是好人,昏昧迷暗便不是好人。’不知君公子觉得然否?”
厄……咱这叫朴实无华,保持低调!李易看着宝剑,就像看着一名熟谙非常的老朋友,淡然道:
李易只感觉气度中一阵气血翻滚,“蹬”的后退一步,才站定好身子,君不器接住三达剑后,身形晃了晃后,终究还是小退了半步。
“嗤”的一声,三达剑公然不愧为朱子利用过的神兵利器,竟然将那太极阴阳图案刺穿,然那太极图案虽被刺穿,却并不罢休,仍然拖住三达剑,不让持续三达剑进步。
朱微颜低头暗惭:李易说我等岳麓书院死缠烂打,还真没错。莫师弟、宁师弟被人说得两句,便要出剑伤人,修为不济被苏女人打败后,偏还要恶语交集,君师兄本来是谦谦君子,本日怎也沉不住气,硬要与李易做过一场?
岳麓书院几人顿时哗然,君不器面上喜色一闪而过,握住三达剑的手指悄悄颤栗,明显到了暴走的边沿,朱微颜惊得目瞪口呆,度量中的九霄环佩跟着那被紧身夜行衣勾画出来的完美身材上矗立的胸脯起伏不歇着。
………………
就在苏媚胡思乱想之际,俄然身边一阵熟谙的味道传来,本来李易见得苏媚本日大不平常,亦是有些担忧。
甚么起名之恩,本来就是铁剑嘛!
既是孔教的入门心诀“中庸诀”,那便用玄门的入门诀来对于好了。
李易垂怜的拍了拍苏媚的肩膀,再转过甚来,对那君不器冷言而道:“方才若非小道师妹另有几分本领,怕是现在说君公子话语的人,便应当是小道了吧!”
莫不从、宁不平顾忌着朱微颜,才强忍住没有再一次的破口痛骂,若两人目光能够杀人的话,怕是李易已被凌迟正法几百遍了。
三达剑在修真界久负盛名,算是排的上号的宝剑,李易不自报铁剑的来源倒也罢了,可这么一说,又是五钱银子,又是山下村落铁匠铺的,在岳麓书院诸人的眼中,清楚便是净化朱子祖师爷了。
听得李易之言,君不器面无神采,抽出身上宝剑,只见那把宝剑通体泽白,外型古朴,剑身上有青、红、白三条小凹槽,宝剑出鞘,在江风中竟然模糊收回清越的龙吟之声,一看就知此剑非是凡物,君不器使一手诀抚过剑身,虔诚道:
这才是孔教的“中庸之道”,不露锋芒,不显胆怯,唯在心中对峙向前,不偏不倚!
朱微颜远远的见李易苏媚二人并肩而立,男的玉树临风,女的天香国色,在凌晨阳光的照印下,两人如披了件昏黄的金缕纱衣,立在石鼓书院的一片荒凉中,衣袂随湘水上空拂过的江风而飘飘,宛然便是天上的神仙眷侣来临凡尘。
君不器咬了咬牙,向着李易的背影喊道:“李公子还请留步,君某鄙人,愿向李公子就教。”
君不器冷哼一声,亦是一手将三达剑剑平举,一手捏了个剑诀,正对三达剑剑中心,大喝一声:“疾!”三达剑剑尖一颤,一声铿锵长鸣中,三道凹槽同时开释出青、白、红光芒,裹着三达剑,直向李易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