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荏弱胜刚烈。鱼不成脱於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波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罢了,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5.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生长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2.道常知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驰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满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05.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六合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品德经》全文
23.希言天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孰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处置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37.道常有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知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有为而无觉得。下德有为而有觉得。上仁为之而无觉得。上义为之而有觉得。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