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10章 百家姓(1)
韩信,汉淮阴(现江苏淮安)人,军事家。留有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周楚歌、十面埋伏等。擒魏灭赵、降燕伐齐,战绩光辉,受封齐王。后高祖疑其叛变,于咸阳降封为淮阴侯,终被吕后所杀。
卫
周平王儿子姬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本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后嗣未改姓者在唐玄宗期间,因避讳“基”之讳,改姬氏为周姓。又有秦灭东周,将赧王贬为布衣百姓,其家属亦称为周氏。
五代期间,王审之在福建称闽王。百姓姓为闽者为避审(和沈同音)之音讳,去沈字三点水旁,改余下半字为尤姓。
朱
关于该书的作者,目前没有定论,普通以为是由北宋初年一个杭州人编著的。《百家姓》以“赵钱”开首,因为宋朝天子姓赵,而杭州是五代十国期间吴越国的都城,吴越王姓钱。自《百家姓》问世今后,成为当代儿童的必备发蒙读物,家喻户晓,代代传播,此中也有仿写、改编、补充,另有为它做注解的。《百家姓》在汗青的衍化中,为人们寻觅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忙人们熟谙传统的血亲情结,供应了首要的文本根据,是熟谙自我与体味家属来龙去脉不成贫乏的文明底本。
孙中山,本名孙文,别号中山樵,世称中山先生,近代民主反动家,三民主义倡导者。
【姓氏发源】
【名流】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明朝长洲(现江苏吴县)人,书法家。代表作有《石田集》《石田诗钞》《客座消息》等。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大师。
源自于姬姓,以国为姓。据载,周武王灭商后,文王毕公姬高受封于冯城。其子孙因而以冯氏为姓。另有春秋期间,郑国大夫冯简子以后。
源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据记录,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以东),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子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强国之一郑国。后战国时为韩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原国名郑为姓。
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地(现山东邹县)。后由楚宣王所灭,厥后嗣遂以原国名去阝(同邑)为朱姓。二源于北魏时鲜卑姓渴烛浑氏、朱可浑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成朱姓。
【名流】
韩非,号为韩非子。战国期间韩国诸公子之一。因进谏不受纳而苦读,后著作有五十余篇,文章出众,是唯物哲学、法家的集大成者。后秦王伐韩时,因受秦王赏识而遭李斯等人所谗,投狱而亡。
杨振宁,安徽合肥人。毕业于西南结合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讨院研讨员等职。1957年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感化中宇称不守恒”观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姓氏发源】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杨业,原名继业,宋朝太原人,军事家。平生勇猛善战,降宋抗辽,后因受陷,援兵不至,被擒后三日不食而死。杨家后代一向为北宋王朝效力,保卫边陲,杨家将的忠勇故事也为先人传播。
【姓氏发源】
陈胜,字涉,阳城(现河南登封)人。秦二世期间,天下之民,苦于秦政苛捐冗赋,陈胜与吴广率兵叛逆,自主为楚王。
郑和,原名马三保,明朝云南昆阳人。曾前后七次下西洋,史称“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