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当时受了招安,个个都是匹中山狼,迟早都要再反,以是现在杨嗣昌感觉,只要效“四正六隅”之计将其完整剿除这一条路才行得通。
不过崇祯天子却不能多说嘉勉的话,只能是顺水推舟,重重叹口气,看着这位有些年老的杨阁部一瘸一拐的走出冬暖阁。
环境危急,朝廷无兵可用,国库早已告罄,杨嗣昌此般作为虽深得天子之意,但却成了天下文人士子与百姓士绅悔恨的工具。
杨嗣昌不计名声,自请督师后又亲身提出“练饷”一事,崇祯心中明白,杨嗣昌此次后怕不止会遭到六科廊言官的口诛笔伐,更会成为天下士子与百姓口中的佞臣。
事情结束后,崇祯天子情感安静的回到冬暖阁,见到四下只要一个王承恩,俄然吼怒着将桌案上的奏疏全数扫落。
“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墨客所误,几至于此!”
见到余元昧不吭声,曹州总兵齐成哈哈一笑,自顾自道:
“杨阁部此行任重甚远,千万要重视保重身材,朕在京师等着为阁部庆功!”
解缆前的数日,杨嗣昌日以继夜的劳累,终究为崇祯天子赶制下了一整套的打算,他以为现在的朝廷贫乏精锐能够大用,需复加征“练饷”,抽练各镇精锐练习。
杨嗣昌听后泪流满面,天子的统统情义几近都在这四言绝句中,他深感皇恩浩大,当场给崇祯天子跪了下来,涕零道:
但是崇祯天子对他非常信赖,建议无有不准,并且叮咛秉笔寺人王承恩,统统弹劾杨嗣昌的奏疏,都留中司礼监不发。
比及杨嗣昌到了襄阳后,距京师山高水远的,这些人必将都是要吹毛求疵、言语抨击。
王承恩也是暗自叹口气,崇祯的心机他完整明白,但也不好多说甚么,只是亲身弯身一件一件的将奏疏捡起来。
但是在崇祯内心,他倒是难能宝贵的能臣干吏,晓得为天子背负罪名,比那些只会空口口语,迷恋名声的东林士人强了很多。
八月末,崇祯天子应内阁辅臣杨嗣昌之议,传檄各地,抽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精兵由各总镇、巡抚、总兵分练。
终究只是化作饱含感情的诗词,赠送给杨嗣昌:
“皇上,臣若死,兵部侍郎万元吉忠诚执言,可继为兵部尚书。”崇祯上前几步将杨嗣昌搀扶起来,深切叮嘱他道:
“盐梅今暂作干城,大将严肃细柳营;一扫寇氛今后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紧跟着没几天,传来崇祯天子贬斥弹劾杨嗣昌最为狠恶的少詹事黄道周等六科廊言官的动静,包庇之意深为较着。
杨嗣昌打动不已,老泪纵横,边哭边拜,哽咽说道:
“本来是余参将,不知贵部在武定州疗养的如何,眼下还剩多少兵马可用?”
身为天子的他要顾虑的事情太多,天然不能厚着脸皮再征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