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中伸出一个小小的脑袋,察看了一下又缩归去,“回老太君,玄君尚未出巡,我们刚过了河桥呢。”
老太君年事大了来得迟,秀儿仓猝前去扶着:“老太君,花仙真奇呢,能避水,还能一下长这么大。传闻天宫百花仙子是天上美人,现在看来却也当真鲜艳。”
她眼瞧着花骨朵越长越大,最后绽放。花中竟有一女童,七八岁大,穿戴百花包成的衣裙。此时恰好玄君出巡,天光洒在女童身上,蓓蕾初开,艳艳风雅。
“老太君但是我们府上顶梁柱呢,如何能有闪失!”
“常德大府,天君故乡,能生甚么邪祟,只说落水的不是仙神,便是凡人,莫非不救么?”老太君一把扯开秀儿,见她还在愣神,喝道:“还不去?”
“这些年常德也不承平,顺县还说闹淫祀,家里万事都还指着老太君……”秀儿说着,轿外俄然喧闹。
老太君打量了一会儿,道:“请回府吧,换了我那顶轿乘,不成怠慢了。”
常德府居大江之南,此隧道观浩繁,传言是当年天君出世之处,是以信众繁多。十里必有小庙,百里仙官巡查。
四抬大轿可不是随便能换给别人乘的,但花仙又不好怠慢。
寻了半晌,世人发明江底的花仙,她已十五六岁大,世人不敢轻渎真颜,三人一起将她抬回岸上。
“呀!年近冬雪,老奶奶可要庇护身材。”秀儿虽是侍女,但老太君驯良待她亲生,是以她待老太君也普通。赶紧取手帕着老太君擦擦嘴角,欣喜道:“老太君心诚打动六合,府里仁善,施粥已是常例,另有孟河水君照顾着,小少爷必能逢凶化吉。”
秀儿在岸上察看了一会,却见江中百花直直立着,下流花瓣缓缓漂流。她在地上捡了块石头,绑了白娟扔下去,却直直沉到江底,“这处水流不急了,快快将人寻来。”
这担搁了一会,步队缓缓回了郡县。
有渔夫叹到:“此处是大江汇流之处,水最湍急,便是一块石头掉到水里都能冲个百来丈。”
秀儿还在说,老太君几步向前,站在极高的位置。
秀儿内心也是悄悄称奇,这女孩不过一时三刻便从七八岁大点长到十五六岁,掉入大江却能避水,便不是花仙也非常人了。
步队中三顶肩舆,中间的一顶四人抬,轿帘上绣了个小小的宋字。
这是来到另一片六合了,或是另一块大陆。荀玉对本身不是一无所知,当日升起真火,确切抱了玉石俱焚之心。
秀儿笑道:“天星?怎会坠入河中,我只听钱塘有文曲星降世,本年得了文魁,如果……”
这时,河池出现五光,那本不能保存水中的百花顶风就长,花中一朵巨大的花骨朵更是长得人高。
轿中传来略带沙哑衰老,却略带慈爱的声音:“秀儿,现在何时,到那边了?”
她细细望去,水中仿佛有异物。
啪啦,四周船夫跪了一地,口中默念花仙保佑。
现在她再在识海中翻开道典,第一页已不是一片空缺,开首写着……
“出来三日了,不知妙儿的病如何,府中另有没有定时施粥?”老太君说着俄然咳嗽了几声。
宋老太君目力惊人,老而不减。年青时陪杨公在外作战,能看清仇敌的军势,厥后学到望气异术,更是无往倒霉。
老太君笑笑,“你惯是个会用嘴说的,老身这把年纪,如果舍了能换回妙儿安康长命,也心安了。”
“何事在此群情?”
这么水的花仙?秀儿眼睛瞪得大大,不成思议,还在愣神。老太君却反应过来,“楞着做甚么,还不遣人去救!”
秀儿难堪了半晌,点头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