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慎子 > 第8章 逸文

我的书架

道胜则名不彰。(《文选·张景阳杂诗注》)

厝钧石,使禹察锱铢之重,则不识也。悬于衡量,则氂发之不成差,则不待禹之智,中人之知,莫不敷以识之矣。(《御览》八百三十,又《意林》节引)

为毳者,患涂之泥也。(《书·益稷疏》)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御览》三以此四句为任子文,感作谢)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二句又见《御览》四百三十七及四百九十九)

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六帖》十一舟下有故字)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句亦见《六帖》十一)秦、越远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燕鼎之重乎千钧,乘于吴舟,则能够济,所托者浮道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匠人知为门,能以门,以是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淮南·道应训》)

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国有贵贱之礼,无贤不肖之礼;有长幼之礼,无勇怯之礼;有亲疏之礼,无爱憎之礼也。(《类聚》三十8、《御览》五百二十三)

故治国无其法例乱,守法而稳定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犯警。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类聚》五十四)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荀子·王霸篇注》)

饮过分者生水,食过分者生贪。(《御览》八百四十九)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敷相容也。(《意林》)

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度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按《战国策》有此文)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二句又见《意林》。据《治要》,在《知忠篇》,其上文与此大异,当考。)(此下逸文并依原刻附入,原刻云载《文献通考》,今检《通考》并无其文,存之以质知者。)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可;君之功,莫大使民不争。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没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书钞》四十三引作私善)不可,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类聚》五十4、《御览》六百三十八)

劲而害能则乱也,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注》)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不决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以后,虽鄙不争。(《后汉书·袁绍传注》又《意林》及《御览》九百七并节引。按:《吕氏春秋·慎势篇》引《慎子》云: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不决。由不决,尧且屈力,而况世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罢了矣。)

鲁庄公铸大钟,曹刿入见曰:“今国褊小而钟大,君何不图之?”(《初学记》十6、《御览》五百七十五)

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以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见浅深。非目不明也,其势难睹也。(《文选》《演连珠注》、《阳荆州诔注》,《类聚》十七,《御览》三百六十六)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地点,忘其丑也。(《意林》,又《御览》五百五十一引作:匠人成棺,而无憎于人,利在人死也。)

推荐阅读: 盲妾如她     回到清朝当皇帝     战国野心家     甜宠小青梅:竹马绕床来     有钱就是了不起     八字命师     男票总想虐我     贵女小妾     天降萌妻:宫爷揽入怀     全球灾变:我的末日堡垒能无限升级     枕上成婚:总裁不给爱     荒岛求生日记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