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夫人和丈夫前所未有的同心。
闪参议传闻秦先生来了,仓猝三言两语打发了正在见和候见的诸人,三步并作两步迎出来,“昨儿传闻五郎明天要到万松书院,我算着你明天就得过来。来人,去跟朱参议、姚参议禀一声,老秦到了。”
“东翁放心,山哥儿如许明理,东翁和李家待他的好,他哪会不晓得?
“放心,再过一阵子,就能常来常往了。”李漕司捻着髯毛,话里带笑。
“可不是,自家子侄也不过如此。”闪参议跟着感慨了句,正要再说,内里通传声和脚步声一起响起,姚朱两位参议到了。
送走秦先生,李漕司再回到上房,全无睡意。
闪参议一边和秦先生说着话,一边叮咛了一句。
小厮上了茶,闪参议屏退世人,微微欠身笑道:“传闻明天是王爷亲身到横山县递的信儿?”
到江宁以来,他们伉俪的密切中,渗进了越来越多的甜意。
“梧桐这事,我不如何担忧,山哥儿如许的,哪能被他算计了?谁算计谁还说不定呢。我这趟来,是要和漕司筹议筹议眼下的两件大事:一是山哥儿现在和将来要用的人,二是银子。”
“关副使明天寻了趟姚参议,交代说五郎憨直,见地有限,请姚参议能关照时就关照一二,不要让外人闲事打搅了他。”
秦先生点着头,“老朽这表情……无以言说,这是漕司之福,李家之福。这么大点孩子,就能如此明白民气,目光锋利,不为外相所蒙蔽。说句不怕漕司着恼的话,漕司在这个年纪时,只怕都没有他见事见人的这份沉着明白。”
“几件小事,都是功德,你放心。山哥儿明天就要到万松书院读书了,是王爷亲身跑了趟横山县,传的这个信儿。先生过来,是跟我筹议山哥儿此后要用人手的事。”
李漕司立即接话道:“这我懂,这是山哥儿的人,先生放心,李家这一代后辈……唉,都是好孩子,可惜资质平平。
说了一会儿话,朱参议问了句,“闪兄,常平仓的事,你跟秦兄说过没有?”
到了杭城,先往万松书院拜见了古山长,递了李县令的信,传达了李漕司的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