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拿起安禄山的奏折,悄悄的向桌案上摔了一下,对高力士说道:“准奏,当即诏安思顺来华清宫见朕。”
圣旨到了朔方镇,安思顺骑着快马,急仓促赶到华清宫。唐玄宗在飞霜殿招见他。“臣安思顺拜见皇上,吾皇万岁,千万岁。”安思顺趴在地上,将头贴在空中上。唐玄宗说道:“爱卿平升,朕日前接到了禄山的奏折,要弹劾国忠,他与国忠有隔阂,你是他哥哥,劝说他一下,和缓他们之间的对峙干系。”
唐玄宗感觉局势严峻,对高力士说道:“从现在起,让飞龙卫庇护安府。密切重视庆宗的行动,如有异动,当即报朕。再传朕的旨意,让哥舒翰速来见朕。”高力士答允一声,亲身去了哥舒翰的官邸。
安禄山又一次登上蓟城的东楼,远眺起伏的山峦。严庄跟在他的身后,安禄山说道:“回想这半年多来的折磨,甚是心寒。皇上为了贵妃娘娘,支撑杨国忠,已经不在公道的态度上了,要我死也没有那么轻易。先动手为强,只要用兵,我就不怕,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他不称杨贵妃为母后,证明已经要离开唐朝。
唐玄宗用手敲着桌子,殿堂上温馨极了,除了那有节拍的敲击声以外,粗重的呼吸声都能听到。他俄然停手说道:“禄山固然故意背叛,但他部下的兵将还是我大唐的人,这些人不会听他的。但是如果逼急了,他能够带一部分死士,逃到外洋去,在边陲动乱,那样反而费事。还是先稳住他,安抚一下他的情感。”
高力士在一边说道:“皇上要早作定夺,半年多来,皇上三次诏令安禄山进京,他都借端不来,较着的暴露异心了。”
唐玄宗的脸拉得老长,很不欢畅。安思顺趴在地上说道:“臣与禄山一起长大,对他的为人再体味不过了。从小就有背叛的内心,对父亲大人用两套伎俩。大要上百依百顺,公开里另行其事,皇上不能不防啊。”
盘桓深思反意定,眺望长安想觊豁。
高力士心急,上前又将它翻了出来,放在唐玄宗的案头。唐玄宗撇了一眼说道:“你的情意朕晓得,这件事的确很毒手,轻不得重不得,不好办啊。”
哥舒翰擦了一把汗说道:“臣行动不便,但有几个得力的部将,只要那胡厥敢逃,他们就能将其捉来。”“那些将军有如许的才气啊,说来听听。”唐玄宗的神采终究都雅了很多,没有那样绷得紧了。
走下城楼,回到帅府,又让严庄草拟了一份奏折,弹劾杨国忠,列举二十条大罪,为吉温鸣冤。派中军官敏捷送到华清宫,要求必然要将奏折交到高力士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