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之重,数以万斤,又岂是人力所能为。
炼神返虚,罡气内敛,已经摸到天赋境地的门槛。
九块石碑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模糊之间有流光溢彩浮动,好像具有生命普通,带有几分崇高的气味。
“方才冲破新的境地,还未曾安定,动员心神都有些不稳,从速抓几条鱼解解馋,归去持续闭关,夯实境地。”
少年姓方,家中住在江州府清源镇。年幼时与镇上的童伴在山中嬉闹玩耍,不慎遇险跌下山涧瀑布,被水中暗潮冲进地下河道,醒来时已经困在这地下迷宫当中,至今已有十年时候。
潮起潮又落,光阴如同飞梭,流光逝去,又是几年光阴仓促畴昔......
得宜于根底的安稳,少年修炼内功心法,进境一日千里。但少年却服膺先生教诲,武学之道,不成贸进,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以在练功之时,稳扎稳打,起手落脚法度松散,小小年纪却已有大师风采。
唯一的迷宫出口,早在百余年前已被重逾千钧的销魂石阻断,出口四周皆为精铁所铸,即使有能力最强的火药,也是难以炸开出口。要想脱困,只要一个别例,举起千钧之重的销魂石。
家中礼聘的教书先生可谓一代鬼才,固然他从未承认,但少年还是模糊猜到,先生的才识武功,人间罕见,毫不会是一个落魄文人那么简朴。
手臂一展,人已平平掠向暗河水面,眸光搜巡,一掌劈向水面,轰然声响,震起滔天骇浪,将十几条半尺多长的无鳞白鱼震出水面。左手一拂,轻柔的掌风顿时将十几条无鳞白鱼奉登陆去,身形顺手而动,如同陀螺普通飞速地扭转,稳稳地掠回原地。
回身走到几棵古树前,摘下二十几颗朱仙果实,尽数封存在玉罐当中,一步迈出人已在数丈以外,身形幻灭,消逝在迷宫甬道绝顶。
地下迷宫当中岔道极多,纵横交叉,遍及精绝之地,一步走错,让人如遇鬼打墙普通,若不精于奇门易理,穷其平生,也难以走出周遭之地。
几年的朝夕相处,先生不但教少年识文断字,更是指导他打坐炼气,呼吸吐纳,固然没有传授任何武功招式,却也为少年夯实了根底。一部不着名的武学文籍,广博高深,先生却不厌其烦,逐字逐句的讲授传授,让其尽数记在脑海当中,再也不能忘怀。
朱果,别名朱仙果,只要核桃大小,倒是江湖中人梦寐以求的天材地宝。
穹顶之上镶钳着七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披收回青蒙蒙的光芒,照亮整间石室。石室约莫有十丈见方的模样,半米多高的石床浑然天成,乌黑中透着几分晶蓝,不知为何物砥砺而成,石床劈面,靠着墙壁处,鹄立着大小不一的九块石碑。
双臂微扬,掌印接连变幻,罡气震惊,导气纳虚,匹练神罡不显,海啸风雷声亦是垂垂隐去,直至归于安好。
以纯厚的内力催动火势,不时地翻转白鱼,时候不长便已烤得外焦里嫩,香气勾动腹内馋虫,少年盘坐在篝火旁,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尽数落入少年腹中。十几条白鱼足有二十余斤,少年吃下却不见腹部鼓胀,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一说,若非有朱仙果互助,单是一日三餐就充足少年劳累,又怎能专乃至志地修炼武功。
感喟口气,少年苦笑点头,回身走出石室。
河岸上栽种着7、八株古树,高不敷五尺,老皮干裂,仿佛已经枯绝,却披收回勃勃朝气,泛黄的叶片中装点着二十几颗核桃大小的朱果,光彩敞亮,素净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