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象平常一样,早早来到了村口的凉棚下。凉棚是用竹子和木板搭起的,约七八米宽,二十四五米长,非常地粗陋。凉棚是村里出资修建的,不但能让旅客避风躲雨,也可供村民们集会闲谈。内里还摆着一些小摊,出售着本地产的罗汉果、芒果和李子,另有一些常见的食品饮料。凉棚前有一片泊车的空位,一条朝外的公路就直通着桂林和阳朔之间的国道。
侗乡古寨是个新开辟的旅游点,进村观光是不收门票的。这让导游有利可图,以是,他们压根就不想把旅客带到这边,因为他们随便把旅客带到甚么处所,都能从门票支出中抽取一笔可观的提成。他们之以是要来这里,是因为当局和旅游局对他们有考核和要求,如果每月不来这里签几次到,就要对他们停止考核罚款。以是,桂林的导游只会在时候比较宽余,并且全部路程已经完成的环境下,才会在路经的途中在这里停上个把小时。而旅客在桂林或阳朔看过一些景点再来到这里,普通最早也要到十点今后,以是,文丽固然来得很早,却只能呆在凉棚下的竹凳上一边绣花,一边等着。
没过量久,一辆旅游大巴从公路那边开了过来,停在了凉棚前面的空位上。接着,一大群旅客从车高低来,开端进到凉棚里购物,或站在镶刻着“侗乡古寨”的门牌下照相。
雨花来到了文丽的身边,见文丽绣的花有些狼藉粗糙,就气恼地说,“那么水灵聪明的阿妹,硬是让读书给读呆了。”说着,拿起文丽的绣花布,给文丽做树模。
这时,导游看出了文丽的心机,就把阿谁印有“漓江国际”的蓝色小旗举得高高的,用麦克风对大师喊道,“我们下午要赶三点钟的飞机,时候很紧,大师要抓紧时候,现在就跟小阿妹进村观光。”说着,便让文丽带大师进村。
不一会,姐妹们都陆连续续地来到了凉棚下。她们都是村里遴选出的最年青标致的女人,穿戴一样的打扮,做着一样的打扮,乃至连胖瘦个头都相差未几。以是,她们看起来就跟一家的姐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