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带着梅儿来到通往官方画舫群的跳桥处,对一兵士首级模样的人,拱手说道:“大哥,小弟为端阳诗会,做了一首劣作,请大哥转交代诵人,代为诵之。”秦松说完,将他早已抄好的唐婉的那首《钗头凤》从身上取了出来,递给那人。这是端方当中的事情,那人也没说二话,接过秦松递过来的纸笺,朝画舫里走去。
老张亲身给秦松倒了一碗酒,还说道:“秦少爷,这是水酒,度数不高,来个十碗八碗,都不会醉,可贵有此场合,就喝几杯。”
秦木会坐在靠南边的画舫里,王婉容紧挨着他而坐,然后坐着的是一排朝廷官员模样的人。另一边为首的是易安居士李清照,然后是一排儒雅之士。秦木会和李易安之间,有一张木桌,秦木会正侧身和李易安扳谈。
老张对此中一个儒雅男人道:“老朱,这位就是我常给你提起的,秦府二少爷,秦松秦傲雪。”
秦松细心打量了一番这个叫朱松朱乔年的人,此人约莫四十高低,眉宇之间,暴露一股江湖霸气,却无那草泽之感,反倒非常儒雅,定是饱学之人,至于史上那小我物,就是面前的这个朱乔年,秦松还真想不起。秦松公开深思,他来到这大夏朝,又不是专为考据这些汗青人物而来,遇见一小我,都去考据一番,岂不是累死。管他是何方崇高,有缘,今后渐渐体味便是。
官方的画舫群里,天然是别的一番气象,风格要比官方的高出了很多。多艘画舫聚成的四合院状,中间的水域里,是几颗冒着尖尖角的小荷,巨大翠绿的荷叶,要么傲然矗立,要么平铺湖面。
“哼!”梅儿还是嘟嘴蹙眉,一副气气的模样。
老张带着秦松二人,来到画舫的里头,一个临窗的桌子,桌上坐着几位儒雅的中年男人,男人边议论事情,还边朝官方画舫群里张望。官方画舫群与官方的画舫,相距不过2、三十米,相互舫间传出的声音,皆可耳闻。
西湖端阳诗会,也算开放包涵,因受园地所限,那些未受聘请,却又有才调的官方寒士,亦有机遇,让本身的诗词,在诗会上大放光彩。诗会采取了代诵人轨制,专门汇集未邀人士的诗歌,代为诵咏。比方现在,代诵人正在朗读一首名为《钗头凤.世情薄》的词作。
老张不知是甚么时候,早已到了这画舫中来,仍干着他的本行之事,给世人倒酒续茶,见秦松走了出去,甚为欢畅道:“秦家少爷,到底还是来了哩。”
秦松晓得梅儿再不会说甚么,便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即便是浓度低的水酒,对于好久没喝的秦松来讲,也是可谓无上妙品。
代诵人终究将作词之人的名号说了出来:“秦府。秦松秦傲雪。”
第15章端阳诗会(中)
世人全都静了下来,沉寂在此词的美美意境当中。李易安不愧文界俊彦,对作词之人已猜出了个大抵。秦木会感觉此词甚妙,既合适他给诗会定的基调,又不失为一首佳作,非常等候作词之人是谁。
东西两侧的画舫里,也尽坐满了人,想来都是些有职位的名宿大儒,才子才子。劈面的画舫里,人影希少,天然便是诵咏诗词之地。一个清秀女子,正在那边拨弄古筝,古筝曲调时而高山流水,时而渔火晚舟,间或又是寒鸦戏水,或者银河碧波,非常动听。
“妙!”世人纷繁奖饰起来。李易安早就猜出了词作必为秦松所作,倒也没甚喝采,仍然保持淑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