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十六国:从刘渊的后汉开端,北方的一些民族前后建立了很多国度,史上称为“十六国”,南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53、三顾茅庐:袁绍得胜,刘备投奔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i)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帮手,并遵循《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战略,成绩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46、黄巾军叛逆: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个人瓜代专政,社会动乱不安,公众流浪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彼苍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标语,停止了大范围的农夫叛逆,规定义兵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叛逆”,后被官军弹压,余部反叛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47、董卓擅权:黄巾叛逆后,各地豪强以弹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大分力,盘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肃除寺人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堆积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55、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存,用孙权的mm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刘备协同赵云践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忙下,带着老婆安然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奇策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注:来自《三国演义》,非野史)
58、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51、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抵触,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构成了官渡对峙。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取,且家人被逮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官渡之战是汗青上闻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后曹操各个毁灭袁绍残存,同一了北方。
48、袁绍尽灭寺人:东汉末年,寺人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帮手诛灭寺人,反被寺人行刺,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寺人两千多人,寺人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他杀。
70、淝水之战:十六国期间,前秦苻(fu)坚讨伐东晋,其前锋军队被晋军击溃,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在秦军撤退之际,秦军中有人疾呼:秦军败了,秦军大乱,晋军乘胜反击,大获全胜。幸运逃脱者丢盔弃甲,连听到“风声鹤唳(li)”也觉得是晋军到了。这就是史上驰名的“淝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