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和秦怀道两人止住了嘴后,跟在秦叔宝的身后走着,秦叔宝带着李恪到了秦府的校场。
李恪闻言,倒是感觉猎奇,问道:“怀道兄也知本王?”
秦叔宝听了李恪的话,脸上也暴露了一丝笑意。
李恪抢先问道:“大将军迩来身子如何,可比以往利索了些。”
对于娶妻生子之事,年仅十岁的秦怀道倒是不甚在乎,毕竟他还幼年,就算有了合适的人选,最快也要三四年的时候。
不过这些事情李恪倒也懒得解释,秦怀道已经先入为主当了真,不管李恪再如何解释他也只会认定本身认定的阿谁说法。
李恪见得秦叔宝上前,赶紧翻身上马,扶起秦叔宝道:“大将军快快请起。”
李恪听了秦叔宝的话,笑道:“看来大将军是想抱孙了,大将军但请宽解,待本王本日回府后便奉告母妃,请母妃在各府令媛中帮着怀道兄给寻摸寻摸,如有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便帮大将军促进这段姻缘。”
天下名帅,诸如李靖、李绩等,抑或世家出身,抑或家资大富,但若论阵前夺帅的虎将,却大多起于微末,秦叔宝如此,尉迟敬德亦是如此。
不过秦叔宝并非张扬之人,他同李恪说这些天然不是为了彰显本身的功劳。
秦叔宝顿了顿,又对李恪接着道:“然习武一途殊为不易,要刻苦累很多,故行伍之事,多为武卒所为,世家子多不从也。而殿下贵为亲王,更不需那军前杀敌之功。故而武途分歧,殿下习武也当有所择选。”
坊间另有传闻,楚王李恪夜宿青楼,不肯归府,直到李世民传诏的旨意到了青楼,李恪才恋恋不舍地分开,看着李恪的反应,秦怀道心想传闻果然不虚。
说是校场,实在也就是一处宽广些的空院子,院中摆上了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这里安插不比李恪王府校场那般广大精美,到处透着一股简朴之气,但李恪却不敢有涓滴轻视。
“末将秦叔宝拜见殿下。”瞥见李恪策马扬鞭,正往翼国公府而来,停在了正门处,秦叔宝上前对李恪俯身拜道。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存眷vx公家【书友大本营】便可支付!
秦叔宝得了叮咛,早早地便做了筹办,命人大开中门,带着其宗子,年仅十岁的秦怀道在正门相迎。
“谢殿下。”秦叔宝起家谢道。
李恪之言,正和秦叔宝所想,秦叔宝抚掌道:“末将一身所长,在槊、枪、箭、锏四兵,怀道虽有一身蛮力,但却不善工致,故而末将传他槊、锏之道,而这箭与枪,末将便传与殿下了。”
秦叔宝笑着回道:“有劳殿下挂记,自孙真人诊治过后,末将的身子骨已比以往安康很多,咳嗽也少了,如果我家怀道争些气,末将也许还能多抱几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