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淮南冲要之地,号“江淮首郡、吴楚冲要”,自有此地以来,便多为州郡治所,虽及不上东南第一的扬州,但也是富庶之地。
李恪听得朱琮的话,也明白了朱琮的意义,朱琮的庐州刺史是为四品,岑文本的中书舍人也是四品,但这二者间倒是云泥之别。
“这是关中禁军制式的短弩,速速追拿此人,务需求将刺客拿回!”秦怀道自地上捡起了那支短箭,瞋目圆瞪,对麾下士卒叮咛道。
李恪为扬州多数督,本就都督庐州军事,再者李恪有淮南道黜陟大使加身,他及庐州州治地点,州县官员及军府统军岂敢怠慢,早早地便在庐州城中设席,为李恪拂尘洗尘。
朱琮起家,对李恪道:“臣早知殿下过路庐州,已在城中得月楼设席,为殿下拂尘洗尘,还望殿下移驾城中。”
朱琮是世家子,世家子的身份可助他退隐,为他在宦途中天然积累一份不错的人脉,可当他的官职做到了刺史这一步,世家子的身份便给不了他太多了。
“本王在京时便尝自家师口入耳得朱刺史之名,家师曾言朱刺史为政公允仁德,有三国鲁肃之风,本日一见公然不凡。”李恪看着面前的一幕,笑着对朱琮道。
现在可贵李恪本身奉上了门来,如果如此机遇他尚不能抓住,他还在等甚么?
实在李恪本日之举,也是岑文本早有交代的。
李恪闻言,猎奇地问道:“哦?朱刺史所言何意?”
朱琮掉队李恪半个马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李恪的身后,回道:“殿下谬赞,文本谬赞,臣不过循规蹈矩,尚得廉洁几分罢了,比起文本尚差了几分,倒也是应了当初家师之言。”
“臣庐州刺史朱琮携府下臣属,拜见楚王殿下。”午后未时,李恪方到庐州城外,庐州刺史朱琮早已等待好久,见得李恪呈现便上前拜道。
“殿下谨慎,有刺客!”
“护驾!护驾!”
李恪为淮南道黜陟大使,掌察所部善恶,举纲领,巡省淮南诸州,有梭巡、安抚、存抚之权,他的一句话,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着淮南处所官员的岁末官考。现在有了李恪这句话,只要朱琮本身再谨慎些,今岁的官考毫不会丢脸了去。
庐州乃要地,庐州城中巨绅大富无数,想要跟李恪靠些近乎的天然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跟李恪说上话的,也还只是寥寥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