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恭仁点头道:“不错,我弘农杨氏能有本日,靠的便是我弘农杨氏列代先祖之光,而自打臣懂事那一日起,臣最大的欲望便是待臣故去以后,也能如我杨氏列代先贤普通位列我杨氏祠堂,与父辈先贤相伴,看我杨氏之盛连绵千载。”
杨恭仁听了李恪的话,看着李恪虽幼年,却一脸端庄的模样,心中也不由感觉好笑。
实在对于长孙恒安之事,杨恭仁又何尝不感觉烦恼。
李恪道:“李恪对长孙大人一贯‘恭敬’,故而长孙家的事情,李恪多少也晓得一些。”
自杨氏鼻祖杨敞,到杨忠、杨宝、杨震...厥后再到杨恭仁之父杨雄,不必有半句多言,李恪光是看着面前的一幕,已经深深为之佩服。
杨恭仁听着李恪的话,笑了笑,对李恪道:“听殿下之言,殿下恐怕还未听懂臣的意义。”
当初杨恭仁在惩办长孙恒安之时,李建成尚在,李世民还只是大唐秦王,长孙无忌不过是从五品的刑部郎中,当时已经贵为侍中,当朝宰辅的杨恭仁又岂会将长孙恒安,乃至是长孙无忌看在眼中,毕竟谁能想到,在短短五年以后,李世民便将成为大唐天子,而长孙无忌亦将名冠当世。
“确有此事,不过以殿下的年纪,竟还晓得这些,实在不易,殿下故意了。”杨恭仁听了李恪的话,平平道。
杨恭仁见李恪点头,顿了顿,这才接着道:“长孙无忌当然权势了得,但我弘农杨氏却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辈。我是与长孙恒安故有仇怨,长孙无忌如果只对我一人,我纵是身故也非不成,可他如果敢把手伸到杨家来,那他便需衡量衡量他可否搬地了我杨氏千年门阀之重。”
杨氏不知是杨氏罢了,杨氏传承千年,与多少时候门阀之间的干系盘根错节,长孙无忌若当真想动杨家,先要把全部关中门阀掀个底朝天。
长孙无忌权势之盛,当目前堂无人可与之比肩,但杨恭仁的话说的却很有底气,乃至李恪听了也不会有半点感觉杨恭仁是在大言。
【看书领现金】存眷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可此战虽胜,但长孙恒安大错已成,杨恭仁于战后依军法严惩长孙恒安,杖责八十,生生把长孙恒安的两条腿给打断了,至此两人结为死敌。
时逢西北多乱,瓜州刺史贺拔威外结颉利,意欲献瓜州于突厥,杨恭仁领军攻伐,命时任鹰扬郎将的长孙恒安急行军,领军自侧翼前去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