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四十四章 谓我何求

我的书架

李恪不解地问道:“年初大战方止,眼下大唐恰是疗摄生息之际,此时若大兴土木,恐怕劳民伤财啊。”

李恪刚到书房外,便看到了正在书房中理事的杜如晦,李恪细心望去,杜如晦虽面色蜡黄,面貌肥胖,但精力倒算还好,也不像是油尽灯枯的模样,起码他还能行走自如,尚未病重到离不开床榻的境地。

李恪对杜如晦道:“杜相不必为此忧心,本王离府后自当入宫求见父皇,请父皇暂缓新建洛阳宫之事。”

若论策画,恐非杜如晦所长,比不得房玄龄,但若论识人断事之能,杜如晦却远胜房玄龄多矣。

当李恪带着一众保护,骑着快马赶至杜如晦府上时,刚巧看到了劈面而来的太医自门内走出,李恪看着太医署的人,内心格登一下。

在他看来,这个满朝奖饰,誉为贤王的三皇子并没有大要看起来那么贤德,相反的,他是一个名副实在的野心之辈,虽幼年,但其志却不小。

李恪细心考虑了半晌,便策马直奔蔡国公府而来,除了探视杜如晦以外,也想一探究竟。

杜如晦看着李恪,亲身为李恪奉茶,脸上虽是挂着笑意,但话中却别有他意,起码在李恪听来,动静通达四个字恐怕不是在嘉奖他。

李恪闻言,笑道:“既是如此,本王便放心了,不过倒是杜相,身材已然不适还在忙于朝务,本王实在敬佩。”

杜如晦问道:“洛阳宫之事陛下心念已久,殿下此时劝谏,就不怕陛下起火吗?”

杜如晦听着李恪的话,脸上暴露了一丝讶色。

李恪之言,杜如晦又如何不知,杜如晦官拜尚书仆射,手中管着的便是大唐的荷包子,眼下大唐国力还余多少,杜如晦比谁都清楚,但李世民执意如此,杜如晦又能如何。

以李恪现在的身份,全部长安城中李恪想要拜而不得的府门还真没有几个,杜如晦的蔡国公府天然也不在此中,门人出来通禀不过半晌,便带了杜如晦的意义出来,引李恪前去书房相见。

李恪闻言,笑了笑,长舒了一口气,起家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本王行事,但求对得起对得起六合知己便可,何来那么多的顾忌。”

自杜如晦府上出来的太医不是旁人,恰是曾为李恪诊过伤疾的太医令王琼。

如果病重,此时的杜如晦不该是卧病在床吗?怎的还会在书房?

李恪虽是李世民亲子,有大功在身,但毕竟李世民更是天子之尊,说一不二,他建洛阳宫,李恪若随便置喙,必会引得李世民不快。

李恪看着杜如晦的模样,心中也是一阵慨叹。

可就在李恪一脚刚迈出房门的时候,又俄然想起了甚么,愣住脚步对杜如晦道:“眼下杜相虽精力尚好,但面色已蕉萃非常。本王觉得纵政务再急,杜相也需好生安息。不然我大唐乱世若少了杜相之力,只怕也会少了几分神采。”

杜如晦低头看了看本技艺中的图纸,对李恪道:“不过是陛下扩建洛阳宫的草图,臣不放心工部那边,总要本身过目才是。”

李恪从大殿择师,自请为质,再到他挟功返国,开府建衙,这一桩桩,一件件,杜如晦都看在眼中。

杜如晦见李恪入内,起家拜道:“臣杜如晦拜见殿下,臣身材小有不适,太医特地叮咛染不得风寒,不宜出门,故而未能亲迎,还望殿下勿怪。”

李恪对杜如晦问道:“不知杜相眼下身子如何?”

而本日李恪却在杜如晦府上见到了王琼,这意味着甚么,李恪天然清楚。

李恪志在储位,他要做的不该是极力讨得李世民欢心,以求谋位吗?他怎会违逆李世民的意义,直言劝谏?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书生     踏上巅峰     权爷,余生有你     混沌龙神诀     我是契魂师     重回年少时     九阳邪君     美女的贴身狂兵     神曲     娱乐:抱歉,吃软饭就是为所欲为     婚火绵绵     古滇迷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