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

我的书架

并且李恪另有一处企图,是他从未曾对旁人说过的,那就是为了激恼李承乾。

李恪道:“这便是了,魏玄成入主东宫詹事府,除了魏玄成那张毫不容情的嘴,太子还能获得甚么?魏玄成为人朴直,眼中可揉不得沙子,以太子之行,待魏玄成去了,东宫多少还要热烈上几分。”

李承乾分歧于李恪,李世民对李承乾过分体贴,然体贴则乱,李承乾的臣子,在入东宫前俱已是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他们虽在太子府下,但都是李世民的人,谁又会记太子之恩。

李承乾与李恪同龄,年不过十六,恰是意气之年,也是最为背叛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承乾如果同他好生筹议,让着他几分,也许他还能听得出来话,可如果凡事切谏,动辄加觉得君不道,桀犬哮日之语,李承乾能听得进才是怪事。

“殿下,东宫之事如何?”王玄策上前,对李恪问道。

楚王府,校场,一阵锋利的破空之声在耳畔划过,一枝羽箭如电光石火,一闪而过,正中百步外箭靶靶心。

李恪笑道:“东宫属臣于志宁、杜正伦、孔颖达一众,那个不是开阔君子,如果劝谏之法可行,太子早就归于正路了,又何至于落得本日这般地步。”

王玄策道:“权万纪其人,最好沽取直名,多行谮毁为是,告讦为直之事,再加上他此前与太子又有些旧怨,今后这东宫但是热烈了。”

李恪将手中的密信揉作一团,递到了身边丹儿的手中,要到丹儿拿去措置洁净,而后对王玄策道:“正如本王所愿,父皇调朝中谏官入储宫,除魏玄成兼太子詹事外,又以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张玄素为太子少詹事,高士廉暂摄太子少师。”

李恪自丹儿手中接过汗巾,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对丹儿笑道:“不知怎的,本日本王只觉神清气爽,挽弓竟也有如神助。”

李恪道:“你我订交多年,你我之间何来的这般多的端方,先生但问便是。”

王玄策看着李恪的模样,想了想,回道:“太子家令掌太子府内诸事,干系严峻,看殿下的神情,想必也是一铮谏之人了。”

王玄策接着道:“殿下入宫,劝得陛下罢房相太子詹事一职,断太子一臂,此为二喜,不知臣之言对错与否?”

李恪闻言,不置可否,笑着点了点头。

反观李恪,李恪麾下,也都是青史留名的一时之选,马周、岑文本、王玄策、苏定方、席君买,俱是如此,但这些人也都有一个共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由李恪一手擢拔而起,是李恪真正能够拜托以身家性命的亲信,这些人是李承乾所没有的。

王玄策当即回道:“殿下有两喜。”

王玄策闻言道:“李百药、张玄素、高士廉,无一不是当世名臣,一部堂官,陛下对太子,当真是仁至义尽了。”

魏征刚强,想来直言惯了,而李承乾也是如此,依着这两人的性子,今后相处,多数是魏征往东,李承乾便偏要往西,魏征往北,李承乾便偏要往南,如此一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如何坐得稳?

王玄策想都不想,不假思考地回道:“此事断无能够。”

在李恪身后站着的王玄策闻言,笑道:“殿下这是人逢丧事精力爽,,射箭天然得心应手。”

李恪闻言,当即自席君买手中接过了密信,打了开来。

王玄策问道:“殿下就不担忧魏征催促之下,太子痛改前非吗?”

李恪问道:“哦?先生且说来听听。”

李恪回身看着王玄策,笑着问道:“先生可知本王喜在那边?”

魏征官拜门下侍中,为门下省首官,位高权重,在朝中极驰名誉,虽不及房玄龄,但也相去不远了,李恪把魏征推到李承乾的身边,实在有些奇特。

推荐阅读: 庶女生存手册     洪荒祖龙     施法诸天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     丞相大人被翻牌了     明朝海患     殿下的逆天毒妃     作死五人组     怪物的位面旅行     天生有财     鬼王霸棺:夫人你有喜了     拜见仙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