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谁能想到,漂亮设五万雄师,竟如此不堪一击,不过一月便被李恪全歼,成全李恪之功。
武德四年,杜如晦随军为李世民参赞军事,从平天下,李世民不问旁人,独问杜如晦自也在道理当中。
“诺。”内侍应了一声,将手中的军报呈了上去。
李世民闻言,当即道:“呈上来。”
秦昆拿李恪同赵括相较,无形间,也是拿了李世民同赵孝成王相较,天然不免触怒李世民,听着秦昆的话,李世民的神采更加地丢脸了。
长孙家为大唐后族,与皇室联婚,长孙家的运气和长孙皇后,和长孙皇后的几位皇子的运气早已系于一处。
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临阵换帅,弃用名将廉颇,以空有善兵之名的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取而代之。
“陛下,河东送来的加急军报。”内侍手中捧着河东送来的军报,昂首对李世民道。
“陛下,如何?”李世民看了半晌,殿中立于众臣前线的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对李恪问道。
赵括出身将门,虽精善兵法,连其父赵奢都自叹不如,但倒是纸上谈兵,无临阵对敌之能,掌赵国雄师后贪功冒进,为秦将白起算计,长平败北,折军四十万,为赵亡国之前兆。
【书友福利】看书便可得现金or点币,另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存眷vx公家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长孙皇后共有三子,宗子太子李承乾,少年时倒还灵巧聪慧,可长成后却更加地昏聩,现在太子之位已是岌岌可危;次子魏王李泰,文采出众,士林赞誉颇高,但却心浮气躁,城府不敷;至于三子晋王李治,不过垂髫季子,更是少不更事,尴尬大任。
长孙无忌乃至感觉,如果抛开嫡子的身份、长孙皇后和长孙家的助力,他的这三个外甥,加起来也一定玩地过李恪一人,长孙无忌岂能不忧。
“启禀陛下,臣谢偃...”
数载以后,如果再叫李恪经略河东恰当,得了这灭国之功,到了当时,谁晓得李恪会不会是以功再升一级,入主东宫?
李承乾太子之位不稳,李泰成心入主东宫,此事长孙无忌早已晓得,但李泰实在是太急了些,太沉不住气了,李恪方才赴北督边不过一月,机会远未成熟,李泰抓着些似是而非的把柄,便迫不及待的要把李恪拉下来。
李恪亲笔所书的军报落入李世民的眼中,李世民的嘴角缓缓挂起了笑意。
半晌后,殿中省丞谢偃抢先出列,便要续言拥戴秦昆之语。
如果能用一个兵部郎中换了李恪的并州多数督,也并非不成。毕竟秦昆年近五旬,在兵部郎中之位上已经蹉跎十载,摆布也难有寸进,只要李泰能入主东宫,夺得储位,就算许了秦昆将来能入省台,又有何难?
李世民的话在大殿中反响,两仪殿顿时热烈了起来。
李恪一战全歼漂亮设麾下五万浚稽山精锐,自此薛延陀浚稽山部只要自保之力,天然再有力南下。
李恪和赵括都是幼年成名,都是少经战阵,也都是急于破敌,秦昆这么一说,倒也真另有那么些模样,只是独一分歧的是赵孝成王不过是个不通军务的酒囊饭袋,而李世民确是百战而有天下的顿时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