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之东首,山下,有石穴,东北敞开,高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穴中有水。
圣水又东,迳长兴城南,又东迳方城县故城北,李牧伐燕。取方城,是也。
涞水又东北,桑谷水注之。水南发桑溪,北注涞水。涞水又北迳小黉东,又东迳大黉南,盖霍原隐居传授处也。徐广云:原隐居广阳山,传授数千人,为王浚所害。虽千古世悬,犹表二黉之称,既无碑颂,竟不知定谁居也?涞水又东北历紫石溪口,与紫水合。水北出贤人城北大亘下,东南流,左会磊砢溪水,盖山崩委涧,积石沦隍,故溪涧受其名矣。水出东北,西南流注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迳贤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车水,水出檐车硎,东南流迳贤人城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
又东迳容城县故城北,又东,督亢沟水注之。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引之则长津委注,遏之则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南流迳遒县北,又东迳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之旧里也。又东迳督亢泽,泽苞方城县,县故属广阳,后隶于涿。《郡国志》曰:县有督亢亭。孙畅之《述画》,有督亢舆图,言燕太子丹使荆轲斋入秦,秦王杀轲,图亦绝灭。地理书《上古圣贤冢地记》曰:督亢地在涿郡,今故安县南有督亢陌,幽州南界也。《民风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无崖际也。沆,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其水自泽枝分,东迳涿县故城南,又东迳汉侍中卢植墓南,又东散为泽渚,督亢泽也。北屈注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迳广阳亭西,而南合枝沟。沟水西受巨马河,东出为枝沟,又东注白沟,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巨马河又东南迳益昌县,濩淀水右注之,水上承护陂于临乡县故城西,东南迳临乡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云为侯国。《地理民风记》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城,故县也。淀水又东南迳益昌县故城西南,入巨马水。
圣水又东,迳勃海安次县故城南,汉灵帝中平三年,封荆州刺史王敏为侯国。
即涞水也,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广屏矣。魏封乐进为侯国。涞水又东北,迳西射鱼城东南,而东北流,又迳东射鱼城南,又屈迳其城东。《竹书编年》曰: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邱。穷、射字相类,疑即此城也,所未详矣。
又东南过容城县北。
圣水又东,左会白祀沟,沟水出广阳县之娄城东,东南流,左合娄城水,水出高山,导源东南流,右注白祀水,乱流,东南迳常道城西。故里亭也。西去长乡城四十里,魏少帝璜,甘露三年所封也。又东南入圣水。
圣水又东南,迳阳乡城西,不迳其北矣。县故涿之阳亭也。《地理民风记》曰:涿县东五十里有阳乡亭,后分为县。王莽时改名章武,即长乡县也。案《太康地记》,涿有长乡而无阳乡也。
又东过安次县南,东入于海。
巨马水东迳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王莽之有秩也。《地理民风记》曰:方城县东八十里无益昌城,故县也。
又东南流,注于巨马河,而不达於海也。
涞水东迳徐城北,桃、垣二水出焉,世谓之沙沟水。又东,督亢沟出焉。一水东南流,即督亢沟也,一水西南出,即涞水之故渎矣。水盛则长津宏注,水耗则通波暗藏,重源显于逎县,则旧川矣。
圣水出上谷。
耆旧传言,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精物隐,尝煹火寻之。傍水入穴,三里有馀,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识相诣。一穴西南出,入穴经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类也。是水东北流入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