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39章 洛水(3)

我的书架

又东北过伊阙中。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出新安县东南,东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坂。《山海纪》曰:北流注于穀。挚仲治《三辅决录?注》云: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穀二水之交,作五门客舍,因觉得名。今在河南西四十里。以《山海经》推校,里数不殊。仲治所记,水会另有故居处,斯则涧水也。即《周书》。所谓我卜涧水东者是也。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初三年十仲春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又有明水,出梁县西狼皋山,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流迳杨亮垒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东北流,迳范坞北,与明水合。又西南流,入于伊。《山海经》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是也。伊水又与大戟水会。水出梁县西,有二源:北水出广成泽,西南迳杨志坞北,与南水合。水源南出广成泽,西流,迳陆浑县。《河南十二县境簿》曰: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西北流,屈而东迳杨志坞南,又北屈迳其坞东,又迳坞北,同注老倒涧,俗谓之老倒涧水,西流入于伊。伊水又北迳新城东,与吴涧水会。水出县之西山,东流,南屈迳其县故城西,又东转,迳其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汉惠帝四年置县。其水又东北流,注于伊水。伊水又北,迳当阶城西,大狂水入焉。水东出阳城县之大苦山。《山海经》曰:大苦之山,多<王虖>琈之玉,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此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能够已肿。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竹书编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右与倚薄山川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迳黄城西,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八风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风山,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

东南入于洛。

伊水又北,板桥水入焉,水出西山,东流入于伊水。伊水又北,会厌涧水。水出西山,东流迳邥垂亭南,《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秋,周甘歜败戎于邥垂者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预《释地》曰:河南新城县北,有邥垂亭。司马彪《郡国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遗基犹在。京相璠曰:旧说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党有高都县。馀谓京论冷淡,未足以证,无如虔说之旨密矣。其水又东,注于伊水。伊水又北,迳高都城东。徐广《史记音义》曰:今河南新城县有高都城。《竹书编年》,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都利者也。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迳斌轮城北,西历艾涧,以其水西流,又谓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迳大石岭南,《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透明以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笔墨浅鄙,殆不成寻。魏文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因而山。山在洛阳南。而刘澄之言在洛东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王隐《晋书》曰: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诣洛南山请雨,总尽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便是山也。来儒之水,又西南迳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

推荐阅读: 女总裁的上门龙婿     骚包神君养狐记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首富了     冥婚夜嫁:皇叔,别闹了     都市假好人     南宫情义篇之青梅何奈落竹马     时过境迁,素心若简     纯阳丹尊     重生1970     月下天穹     阿阮郡主     金字塔中的秘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