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骃曰:强水出阴平西北强山,一曰强川。姜维之还也,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败之于强川,便是水也。其水东北,迳武都、阴平、梓潼、南安入汉水。汉水又东南,迳津渠戍东,又南迳阆中县东,巴西郡治也。刘璋之分三巴,此其一焉。
城北半据在水中,摆布夹涧深长。及春夏水涨,望若孤洲矣。城前有晋顺阳太守丁穆碑,郡民范甯立之。丹水迳流两县之间,历於中之北,所谓商於者也。故张仪说楚绝齐,许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谓以此矣。《吕氏春秋》曰:尧有丹水之战,以服南蛮。即此水也。又南合均水,谓之析口。
县故属京兆,晋分为郡。《隧道记》曰:郡在洛上,故觉得名。《竹书编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领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领上有四皓庙。丹水自苍野,又东历兔和山,即春秋所谓左师军于兔和,右师军于苍野者也。
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领山,一名高猪山也。丹水东南流,与清池水合,水源东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
水运通利,岁省万计,以其僦廪与吏士,年四十馀万也。又西南,注于浊水,浊水南迳盘头郡东,而南合凤溪水,水上承浊水于广业郡,南迳凤溪,中有二石双高,其形若阙,汉世有凤凰止焉,故谓之凤凰台,北去郡三里。水出台下东南流,左注浊水。浊水又南注汉水。汉水又东南历汉曲,迳挟崖,与挟崖水合。水西出担潭交,东流入汉水。汉水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南与北谷水合,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北谷水。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汉水又西南,寒水注之,水东出寒川,西流入汉。汉水又西,迳石亭戍,广平水西出百顷川,东南流注汉。又有平阿水,出东山,西流注汉水。汉水又迳晋寿城西,而南合汉寿水。水源出东山,西迳东晋寿故城南,而西南入于汉水也。
白水又东,迳阴平大城北,盖其渠帅自故城徙居也。白水又东,偃溪水出西南偃溪,东北流迳偃城西,而东北流入白水。白水又东,迳偃城北,又东北,迳桥头。
白水西北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山,水色白浊,东南流与黑水合,水出羌中,西南迳黑水城西,又西南入白水。白水又东迳洛和城南,洛和水西南出和溪,东北流,迳南黑水城西,而北注白水。白水又东南迳邓至城南。又东南与大夷祝水合,水出夷祝城西南,穷溪,北注夷水。又东北合羊大水,水出东南羊溪,西北迳夷祝城东,又西北流,屈而东北,注于夷水。夷水又东北入白水,白水又东,与安昌水会,水源发卫大西溪,东南迳邓至安昌郡南,又东南,合无累水,无累水出东北近溪,西南入安昌水。安昌水又东南入白水,白水又东南,入阴平,得东维水,水出西北维谷,东南迳维城西,东南入白水。白水又东南,迳阴平道故城南,王莽改名摧虏矣,即广汉之北部也。广汉属都城尉治,汉安帝永初三年分广汉蛮夷置。有白马水,出长松县西南白马溪,东北迳长松县北,而东北注白水。
东南过其县南。
阆水出阆阳县,而东迳其县南,又东注汉水。昔刘璋之攻霍峻于葭萌也,自此水上。张达、范强害张飞于此县。汉水又东南,得东水口,水出巴岭,南历獠中,谓之东游水。李寿之时,獠自牂柯北入,地点诸郡,充满山谷。其水西南,迳宋熙郡东,又东南迳平城东,又东南,迳巴西郡东,又东入汉水。汉水又东,与濩溪水合,水出獠中,世亦谓之为净水也。东南流,注汉水。汉水又东南,迳宕渠县西,又东南,合宕渠水,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盘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东南流,与难水合,水出东北小巴山,西南注之。又东南流,迳宕渠县,谓之宕渠水,又东南,入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