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68章 沔水上(1)

我的书架

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汉水又东合褒水,水西北出卫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谓千梁无柱也。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龙退兵,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成强也。

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罢了。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谓是道也。自后按旧修路者,悉无复水中柱,迳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也。

王室之不坏,实赖斯人,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以是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气,则黩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以是惟疑也。

东过南郑县南,县故褒之附庸也。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名也。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即汉中郡治也。汉高祖入秦,项羽封为汉王。萧何曰:天汉,隽誉也。遂都南郑。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构筑也。地沃川险,魏武方之鸡肋,曰:释骐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求?遂留杜子绪镇南郑而还。晋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小城东面三分之一,觉得梁州汉中郡南郑县治也。自宋、齐、魏咸相仍焉。水南即汉阴城也,相承言吕后所居也。有廉水出巴岭山,北流迳廉川,故水得其名矣。廉水又北注汉水。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祷告焉。俗谓之獠子水,夹溉诸田,散流左注汉水。汉水又东,得长柳渡,长柳,村名也。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尚存,笔墨剥落,不成复识。汉水又东迳胡城南。义熙十三年,城上有密云细雨,五色昭章,人相与谓之庆云,休符当出,晓而云霁,乃觉城崩半许沦水,出铜钟十二枚。

水南有亮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回隔难明。沔水又东,迳沔阳县故城南,城旧言汉祖在汉中,萧何所筑也。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并刘璋,北定汉中,始立坛,即汉王位于此城。其城南临汉水,北带通逵,南面崩水三分之一,观其遗略,厥状时传。南对定军山,曹公南征汉中,张鲁降,乃命夏侯渊等守之。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遂斩渊首,保有汉中。诸葛亮之死也,遗令葬于其山,因即阵势,不起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茔地点。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有亮庙。亮薨,百姓野祭。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共表云:臣闻周人思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怀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亮德轨遐迩,勋盖来世。

钟士季征蜀,屈驾设祠,营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沔水又东迳西乐城北,城在山上,周三十里,甚险固。城侧有谷,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诸葛亮筑以防遏。梁州刺史杨亮以即险之固,保而居之,为苻坚所败。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上门女婿不好惹     总裁爹地好厉害     沈爷撩妻之情不自禁     南城听风人     妖邪公主:招个亲王来侍寝     无双猛将     女上司的秘密1     史上最强客户经理     百鬼侵袭     守凡     圣世龙魂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