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入河,今无水。《尔雅》曰:灉,反入,言河决复入者也。河之有灉,若汉之有潜也。河水又东北迳浑怀障西。《地里志》浑怀都尉治塞外者也。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南去北地三百里。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天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近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秦始皇十三年,立云中郡。王莽更郡曰受降,县曰远服矣。白渠水又西北,迳沙陵县故城南,王莽之希恩县也。其水西注沙陵湖。又有荒干水,出塞外,南迳钟山,山即阴山。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匈奴失阴山,过之何尝不哭。谓此山也。其水西南迳武皋县,王莽之永武也。又南迳原阳县故城西。又西南与武泉水合。其水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县即王莽之所谓顺泉者也。水南流,又西屈,迳北舆县故城南。━━按《地理志》:五原有南舆县,王莽之南利也,故此加北。━━旧中部都尉治。
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馀里,不能不断地脉,此固当死也。”
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间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汉元朔五年,卫青将十万人败右贤王于高阙,即此处也。河水又东,迳临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贤为侯国。王莽之监河也。
顾瞻摆布,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荒干水又西南,迳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迳武川镇城,城以景明中筑,以御北狄矣。其水西南流,历谷,迳魏帝行宫东,世谓之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罢了。其水又西南,历中溪,出山,西南流,于云中城北,南注芒干水。
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南,河水自朔方东转,迳渠搜县故城北。《地理志》朔方有渠搜县,东部都尉治,王莽之沟搜亭也,《礼?三朝记》曰:北发渠搜,南抚交趾。此举北封南,《禹贡》之所云析支、渠搜矣。河水又东,迳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鄣安矣。河水又东,迳田辟城南,《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
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
河水东北,迳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十三州志》曰: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河水又北,迳临戎县故城西,元朔五年立,旧朔方郡治,王莽之所谓推武也。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东迳沃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狩三年立,王莽之绥武也。枝渠东注以溉田,所谓智通在我矣。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汉武帝元朔二年开朔方郡,县即西部都尉治。有道自县西北,出鸡鹿塞,王莽更郡曰沟搜,县曰极武。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一百二十里。故《地理志》曰:屠申泽在县东,便是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