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读到断章处,他不由痛骂这无耻的作者,然后情不自禁的特长指沾了沾唾沫,吃紧翻开第二页,越看越是入迷。
“我晓得了,回京以后,便建议公议,弹劾他。”
在路上颠簸了五天,大车终是到了保定府。
北直隶没有布政使司,不过按察使司和都批示使司倒是有的,衙门就在保定。
“除了凤阳那位,另有谁?”官应震嘲笑一声。
现在,李廷机还是住在庙中,每日一封辞呈,不管宫中派多少人来劝,他都死也不出。光阴久了,竟被人称为“庙祝阁老”。
内里的人踌躇了下,又道:“来人持有熊廷弼的名帖。”
“此事,我如何不知。”
王勉路经淮安时投宿在漕运总督李三才处被李三才窃得密揭,李三才最后本筹办窜改以激愤言官,但随后因密揭为王锡爵之孙闻名书法家王时敏编缉,只得誊写全文。
“对了,传闻熊飞白又惹事了?”
“不能捕风捉影,须得派人去凤阳查访,把握他一二贪脏实迹,如此胜算更大。”黄彦士喝了口茶,“我等小考事毕,便回京复命,出点力量。”
“另有这事?”黄彦士也觉毒手,“李三才此人很有才调,好用机权,更长于拉拢人,抚淮十三年,交友遍天下,若他入阁和叶向高联手,恐难有我三党安身之地。”
成果,此份密揭尚未到达都城时,东林党人和南京的科道言官已经人手一份。而密揭中“皇上於章奏一概留中,特嫌弃之,如禽鸟之音不以入耳”之语,引发了科道言官的公愤。
因本年北直小考保定府先开,故黄彦士现在保定提学。提学又称提督学政(院),故普通人称之为提督,所责测验亦称“院试”。
保定离京师三百多里,河间府在京师的南边,保定则在京师的西南边向,这意味着良臣得抓紧时候,要不然来回折腾下来,能把他累的够呛。
“我来前,传闻叶向高筹办出面要求陛下准李廷机回籍,然后他们再提出补充阁臣。”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亦无颜如玉,只要那巧弓足和妙瓶儿。
黄彦士思虑半晌,道:“东林想让李三才入阁,我们便断了他们这个动机,使李三才没法入阁便是。”
北直隶的大抵范围相称于后代都城、天津、河北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
所谓两耳不闻车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多数时候,倒是住在按察使司的。启事在于按察使司就是都察院在处所的监察机构,提学御史不住在自家衙门分支,又住那里。
黄彦士见桌上茶水已凉,便要叫内里奉茶,却听有人在外禀道:“提督,内里有一少年求见。”
“此人若入阁,对我三党,便是灾害。”官应震恨恨说道。
提学御史只在每年小考、乡试方才由两京都察院派出,并无常驻衙门。
………
京师往保定府的官道上,良臣落拓的坐在一辆大车上,头枕着承担,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手里拿着本书,看得聚精会神。
……
“还请大哥帮帮手。”
按察院中,北直提学御史黄彦士正与昨日才到的老友、翅膀中人,任户科给事中的官应震密谈。
良臣心念一动,摸出两块碎银子悄悄递到保卫手中。保卫摆布看了眼,不动声色收下。
这一章恰是那“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
良臣忙再三感激,在衙门外等着。
弄完司礼官帖的大裆私印后,良臣便和宋献策告别,赶到阜城门找了家大车行,买票直奔保定。
“请大哥帮我将这张帖子递与提督大人,他见到此帖定会晤我。”良臣说着将熊廷弼的名帖递给了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