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垂着头冷静的叹了口气:“凭官家发落。”
“老奴遵旨。”
而与此同时,金陵城的皇宫中,赵性也在来回踱步,身边是满脸惶恐的户部尚书。
赵性接过帐本慢条斯理的翻阅了起来,看了一会儿以后,合上帐本说道:“我这福王叔啊,真的是这大宋最后一根柱子,没了他,大宋怕是要倒了。”
“这恰是千岁被天下人赞美的事理。”幕僚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只要熬过了这个夏季,来岁开春之时便是庐州腾飞之际。”
“也幸得有福王千岁。”老寺人王公公隔空彩虹屁:“实属我大宋幸事。”
算起来实在并不是因为能赚多少钱,而是庐州的政策能够包管他们不会亏蚀,在不亏蚀的前提下小赚一点那不管是对大贩子还是小商户来讲都是顶好的事情。
之前这个也算是顶尖的账房先生实在是有瞻望的,就是当哀鸿到来以后,庐州城内会呈现一波物质完善,终究导致钱不抵钱,但现在这个环境却并没有呈现,固然物价略有上涨但仍在可接管的范围以内。
江南西道本就是阿谁“贩子厚利轻分袂,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富庶之地,俄然空降这么一个没有根底的监察使下来,要说赵性没有点考虑那真的说不畴昔。
比及他们走了以后,阴沉森的老寺人从暗影中走了出来,双手呈了一本账目给赵性:“官家,这是福王千岁那头的帐本,请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