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忘剑池好似是一方丹炉,两截断剑是炉中之炭火,将李玄都熔炼成丹。
不过本日又是分歧,现在的李玄都只要玄元境,大能够借助此地之利,来助本身规复修为。
李玄都深吸一口气,向前跃出,以玄女宗的“素女履霜”之法踏水而行,在池水的水面点出层层波纹,越是靠近池水的正中位置,就越是能够感遭到池水的模糊活动,平心而论,这里倒是一处练剑的好去处,能够屏息沉入池水当中,既能以冷寒池水淬炼体格根骨,也能够在水中运剑,磨炼体内气机。只是李玄都第一次来到这儿的时候,剑道已然近乎大成,倒是用不着如此行事,以是当时候的他很少踏足此地。
不知过了多久,本来坐在池底的李玄都仍旧保持着盘膝的姿式,开端向上浮起。
不知何时,本来已经下山的徐先生又去而复返,站在忘剑池的池畔,沉默不语。
整座忘剑池的气象突然一新。
李道虚从徐世嵩手中接办“人间世”以后,将其安排于外洋一座偏僻无人的孤岛之上,四周尽是苍茫大海,且偏离商船来往的航道,罕见人至,算是留待厥后有缘之人。
此时李玄都运转“聚势法”,只见他在呼吸只之间以本身为鼎炉,一气贯穿三大丹田,闭目存思,潜神入定,整小我如文籍上所说道门真人成绩金丹大道时熠熠生辉。
就算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妄人,想要强行入主仙都,也不是那么轻易,因为太上道祖的弟子南华道君以无上神通讳饰了仙都的踪迹,若想要强行进入此中,那便是云深不知处,哪怕策动百万人力,寻遍全部昆仑,也找不到仙都的半分陈迹。不过南华道君也没有将前去仙都的通路完整堵死,如果有缘之人,也能在机遇偶合之下进入仙都,获得太上道祖和南华道君留下的各种机遇。
只见李玄都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开端逐步缩小,同时逸散出一缕一缕清气,缭绕于李玄都的身周,然后从他的七窍进入体内。
若说李玄都之前的体格只能称之为“不坏”,现在也能够称之为“无漏”了。
下沉近千余尺以后,终究触底,李玄都昂首神驰望去,已是黑沉沉一片,不见半分天光,他屏住一口气味,盘膝入定,以道指正宗的胎息之法,悄悄“呼吸”。
千尺以后,浮下水面,仍旧是盘膝而坐,不过他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此时已经只剩下本来的一半长度,并且还在不竭收缩。
李玄都立于池水之上,低头望去。
他的手中所持的曾经名列刀剑评榜眼位置的“人间世”。
清气越来越浓,犹若本色普通,将李玄都完整包裹此中。
因为这位先贤的平生都是在尘凡俗世当中度过,从未有过出世之举,故而将本身的佩剑定名为“人间世”。他未曾求长生,更未曾证得长生,虽有一身绝顶修为神通,但也如凡人普通生老病死,在其老死之前,因子侄辈中无人能够担当此剑,便将其交予本身的老友保管。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当年徐世嵩便是获得机遇之人,从仙都当中取出了那截知名枯木,这才有了厥后的“人间世”。
与此同时,他的各处窍穴当中,再次闪现烟雨潇潇、夏雷阵阵、秋风簌簌、大雪飘飘的奇特气象,四时轮转、存亡枯荣尽在此中。
水池名为“洗剑池”,李玄都之前不知其意,明天听了徐先生所讲的剑仙故事以后,方才恍然,应是那位剑仙在此隐居时,常常来池畔洗剑,方有了如此名字。
至于这个有缘人,便是厥后的李玄都。
李玄都从思路中回过神来,握停止中的两截断剑,缓缓沉入冰冷池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