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氏第一个开口笑道:“想不到南华郡主竟然去了无锡,桃姐儿还能投了郡主的眼缘,这可真是功德。”
桃华笑嘻嘻跟着往外走:“伯祖父,恰好我本日瞥见一个古怪的医案,正想就教您呢。”
景氏叹道:“她十四了,再过几个月就要及笄,眼看着就是要说婚事嫁出去的人了,那里还小呢?老爷当时不但捐药,还本身跑到虎帐里去献方剂,还不是为了改换门楣,让他们兄妹都有个出身?可毕竟我们根底浅,将来嫁人也就是个小官人家,为了夫君的出息,这些事她也少不得要做的。”
朱姨娘这才放下心来:“二太太做事,我天然是放心的。”蒋老太爷虽不替庶子谋出息,却替他挑了个好媳妇。
景氏也带着蒋莲华出来,给朱姨娘行了礼,又叫下人抬了一箱子东西过来:“这是老爷在外头给姨娘网罗的补身药材、衣料金饰,另有些小玩艺儿,一会叫他们给姨娘送畴昔。”此次他们带返来的行李里头,有一半是给府里世人备的礼,毕竟是十几年未曾返来了。朱姨娘这一份看着未几,但里头样样都是好东西,是蒋铸用了心的。
朱姨娘多年不见儿子,虽有很多话要问,但到底碍着本身妾的身份,说了几句就恋恋不舍起家,亲手捧了玉石观音回百草斋。先将观音在本身屋里悄悄摆好,上了三炷香,这才往蒋老太爷屋里来。才走到窗户底下,就听屋里头桃华在说:“如此说来,这用药并没错的。”
良妈妈略有难堪隧道:“奴婢方才探听了一下,姨娘现跟着老太爷在百草斋服侍,可那处所――传闻是连老太太都不得出来的。”她是景氏身边最得力的人,一边忙活着清算屋子,一边还能抽出空来向引他们出去的蒋府下人探听动静。
朱姨娘忙道:“我也只是说说。大少爷真是无能,这才多大年纪就能做买卖了。倒是这婚事,可有端倪了?既然二老爷要谋官,倒不如临时等一等。”
到了这会儿曹氏骑虎难下,支支吾吾地转眼去看桃华,嘴里含混道:“是说这上头镶的珊瑚珠子,是南华郡主赐给桃姐儿的。”
刚才蒋老太爷带着桃华回了百草斋,让她来西偏院看看,她这才仓促赶了过来。蒋铸一见她便带着儿子跪了下去,又哭又笑:“姨娘这些年可好?”
景氏刚嫁过来时,家里也给筹办了两个收房的丫环,成果蒋铸一个没碰,到了年纪都打收回去嫁人了。单凭着这个,景氏就感觉心对劲足。每逢在那些官太太们面前受了委曲,但想想她们后院里那些莺莺燕燕,就顿时心平气和起来。
蒋燕华撇了撇嘴,小声道:“腌梅才值几个钱,郡主莫非没见过的不成?就赏一串珊瑚珠下来……”这珊瑚珠固然不是甚么极贵重的宝石,但如果一串都一样大小色彩正红的,也是非常可贵,比起腌梅来实在是……
“姨娘,传闻百草斋等闲是不让人进的?”景氏叮咛丫环上了茶,笑盈盈问道。
屋子虽没全清算结束,但给几位主子换衣歇息的处所倒是有的,景氏带了蒋莲华在一间房中换衣,一群丫环赶紧上前奉侍,蒋莲华将手里的钗交给此中一个丫环道:“雨前,收好了,三月三出门的时候,就戴这个。”
景氏略有些好笑:“再如何传,三女人一个女孩儿家,总不能传了衣钵吧?”
“我晓得你感觉娘在那些官太太们面前有些丢脸,可我们做买卖要倚着她们,如果获咎了她们,你爹爹那边就吃不消。就算你爹爹得了官,也最多是个六品七品,到时候在下属的家眷面前,娘还得去阿谀。这都是为了你爹爹!”